上周四看完《三生三世枕上书》,哭到不能自已。
结局虽然美好,但当看到东华帝君羽化前与凤九的诀别戏,还是忍不住流泪。
凤九和东华这一对,是我从初中看小说就比较喜欢的CP,三年前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是主要看他们的戏份。
如今看完《枕上书》,虽庆幸于结局的美好,却难免生出一丝惆怅,舍不得剧中故事的结束,更舍不得东华帝君跟凤九的情缘止步于此。
一直以来,我认为凤九之所以能够得到天地共主东华帝君,一是因为她执念太深,情感动天,二是因为她的爱情观独具魅力。
年仅三万岁的幼狐,又是青丘年纪最小的帝姬,不骄纵亦不矫情,反而十分独立,确实值得东华帝君的剖心之爱。
所以今天这篇文,主要分析一下凤九的爱情观。
众所周知,凤九对东华帝君的感情,源自于一场不曾谋面的报恩。
但是我认为,此刻的凤九对东华,更多的是敬仰之情,她上古史学的最好,崇拜战功赫赫的天地共主,她对帝君充满了向往,却碍于身份难以接近。
一次搭救,让她有正当理由面见尊神,这一刻,其实并非男女之情,更像是粉丝见偶像的喜悦。
就这样,凤九入了太晨宫,先是当婢女,后是做狐狸。
凤九给予帝君长达百年的陪伴,私以为已经报了恩,她最后伤心而走,也没有怨恨帝君,更没有说这恩既然不好报,就不报了。
反而是听说帝君的影子入了梵音谷,无所畏惧的说:“你将我的影子也拿去吧,希望我的影子能替我好好报恩。”
谢孤栦问:“若是影子也报不了恩怎么办?”
凤九答:“你不是说三百年后帝君要下凡历劫吗?届时我自己就可以去报恩。”
这里可以看到,即便凤九在太晨宫当婢女,当狐狸时已经遍体鳞伤,她还是没有将自己吃的苦与报恩相抵消。
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帝君需要什么,我就提供给他什么,我伤也伤在自己身上,与他无甚关系。
后来,凤九与帝君有了正经相见,她依旧是这样。
不挟恩以报,不邀功论赏,而是默默付出,在帝君有困难的时候不惧危险,挺身而出。
爱情,是该先索取,还是先付出,一直是难解的谜题。
但是在凤九这里,她看得开,她想要回报吗?她想要,但是她不说。
她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不强求别人同她一样。
姬蘅以父亲的龙鳞要挟东华不得迎娶帝后时。
东华对姬蘅说:“我平生最恨人百般痴缠,以死相胁,你这般令人生厌,不过是仗着你父亲的一片龙鳞。从此龙鳞销毁,此后是生是死,与本君一概无关,本君亦不想再见到你。”
凤九虽爱帝君爱得深,爱得热烈,但是她不做此等死缠烂打之事。
她在见到帝君时,已经受尽伤痛,几百年的付出不被相知,也没生出丝毫埋怨。
她面对帝君的逗笑、告白、情深,一贯是以豁达的态度处之。
帝君进一步,她也进一步,帝君退一步,即便是误会,她也适当退一步。
或许她心中在这样想:“帝君不爱我便罢了,我绝不可让他厌我,进而丢了青丘的颜面。”
即便到了最后,帝君没有赶来婚宴,凤九选择自己哭,哭完走得干净利落,在凡间独自生养白滚滚,回到仙界,依旧是那个骄傲的青丘帝姬。
是凤九冷心冷肺吗?并不是,她只是不愿意去撕破脸,想给彼此都留下尊严与面子罢了。
得不到的不要强求,是你的总归是你的。
面对爱情,可以去努力,但是不要痴缠,尤其是当对方真的表现出厌恶的感觉时,女人要做的就是转身离开,再也不要回头。
感情中的值得与否,与得到的回报虽息息相关,但也与尊严挂钩。
一味地痴缠,只会增加对方的厌恶,而有态度的疏离,则会让对方敬你三分。
拿得起,放得下,从不是贬义。
进度有度,才能获得尊敬。
凤九说,不想因为有帝君在身边,自己成长为一个废物。
她还多次强调自己身为青丘帝姬,要为臣民做榜样,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成就大义。
所以,她即便年纪很小,也足够有担当。
连宋对帝君夸赞凤九:“也唯有她,才能承得起你的帝后之位。”
这无关于爱情,而是旗鼓相当。
爱情亦或是婚姻,彼此双方都该是共同成长,成为附属品的结果,十有八九会被嫌弃。
凤九与天底下最尊贵的神在一起,没有躲其羽翼下安逸度日,更不会转嫁责任,事事让帝君代劳,她甚至会自拦责任,比如给叶青缇渡修为,以及做兵藏之礼的剑匣。
该自己做的,绝不假手于人,即便是帝君也不行。
“小白,她很能干。”
“小白,做得好。”
“小白,打得漂亮。”
帝君三十六万年来,想必没真心的夸过谁,唯独对凤九,不吝夸赞。
只因为凤九值得,她独立自强的品质,是诸多爱慕帝君的神女远不能及的。
愚昧如知鹤,以为有帝君在,自己就什么都不用做,养出了骄纵跋扈的性格。
蠢笨如姬蘅,以为有父亲的龙鳞,就可以为所欲为,成了惹人厌恶的敝履。
纵观全剧,凤九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摆身份拿架子的时刻,她只是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当一个问心无愧的小狐狸。
爱情或许可以如天雷勾地火般激情四射,但是婚姻是彼此之间相濡以沫的细水长流,正所谓相互扶持,既两个人共同成长。
凤九的独立,想必也是吸引帝君的一大原因吧。
说真的,凤九是非常克制的。
即便伤心到至极,她也不会大喊大闹不讲理,更不会逃避躲着不见。
她性格通透,有话直说,很少让情绪控制理智。
在最后一场诀别戏中,帝君让宫娥叫她去偏殿一叙。
自问若是我,被丈夫在成亲宴放了鸽子,想必永生不愿相见。
但是凤九去了。
帝君告诉她:“成亲那天我没有及时赶到,是我不好。”
我以为凤九会说:“你别说了,我不想听。”
上演男生说:“你听我解释”,女生说:“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不听”的戏码。
但是她没有,她安静的听,耐心的解释,说自己心中所想,讲自己的感受。
误会需要解开,而解开误会需要的,就是听对方说话。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能见到深爱的情侣因为误会分道扬镳,或是结婚多年的夫妻因为无法沟通选择一拍两散。
总归来说,都是被情绪操控了理智,无法静下心听对方说话。
有人说,想追到天地共主哪有这么容易,就得经历苦难。
但看到最后我们知道,原来帝君受得苦,并不比凤九少,可见凤九不光情深动天,用执念博了姻缘,还让帝君爱得心服口服。
两个人虽然年岁有差,却品质相同,凤九的爱情观,成就了这段情深缘浅的姻缘。
我想,直到最后,帝君都是庆幸的吧。
庆幸自己这颗三十六万岁老铁树,被青丘最奶的帝姬撩开了花,否则又如何体会这十丈红尘的温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