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宵禁制度空前森严的明代,对于元宵却格外宽容,甚至把正月十五放灯游玩的时间由三夜延长到十夜。
大才子唐伯虎曾写过一首《元宵》,记录当年民间百姓百姓闹元宵的情景。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作家冯骥才说过:
“人们在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里,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我们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
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给每一个节日都配备了专属的美食。
早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民间就已形成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传统。当时的人们把元宵称为“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北宋文人郑望之在《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所谓油锤,就是今天油炸元宵果的前身。宋代先人还给它起了一个更加诗意的名字:油画明珠。
到了清朝,名厨马思远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馋得当朝著名诗人符曾流连忘返,甚至写了首《上元竹枝词》免费代言。
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时至今日,地大物博的中国在岁月流转中,逐渐分化出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节日习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元宵节在古代也被称为灯节,提起元宵民俗,自然少不了观灯。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鼓励百姓读书。
平民家的小孩入学,第一天要举行一场名为“开灯”的仪式。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寓意孩子前途光明。
古代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左右开讲。到了晚上,孩子们提着一盏盏老先生开光的花灯四处玩耍,也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成元宵闹花灯的滥觞。
唐代以后,元宵观灯之风越发兴盛,延伸出舞龙灯、猜灯谜、写灯联等风俗,并随着岁月的波纹,传递到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
传说满清年间的一次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文武大臣微服前往民间观赏元宵灯会。
大学士纪晓岚为了活跃气氛,挥笔在一只宫灯上写下一幅灯联,同时也是一条灯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
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百官苦思冥想,却无一人猜出谜底。
原来,灯联的上联应了一个“猜”字,下联应了一个“谜”字,谜底正是“猜谜”。
乾隆皇帝得知答案后,也不得不赞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
今日又逢元宵,天上满月,碗中汤圆,愿你新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