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和谷雨有何区别,谷雨前后的雨有什么不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2 10:12:52

今天咱们说说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 谷雨的意思就是滋润谷物,帮助庄稼茁壮成长的大雨。

可能有的朋友觉得有点奇怪:大雨嘛,小雨变大了就是大雨,大雨变小就是小雨, 这个很简单嘛,为什么还要为它设计一个节日呢?“谷雨”背后 的学问可大了,大到咱们三言两语都说不清,必须得把“谷”和“雨”拆开讲。

咱们先说这个“谷”。咱们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好多古人都觉得,关于谷物、种地这方面的知识就是最重要的知识。

想当年,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就有一位老爷爷嘲笑孔子:“孔子这个家伙,他连几种最常见的谷物都分不清楚 ,真是没文化 ,根本不配当老师 ! ”

孔子听说以后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位老爷爷批评得有道理,还让弟子去找老爷爷学习。可惜,弟子过去的时候,老爷爷已经出门了,他们没碰上。

老爷爷这句话被收进了《论语》这本书里,现在还变成了一个成语,就叫“五谷不分”。孔子觉得五谷不分是自己的缺点,那咱们今天就来分一分五谷,讲一讲五种最常见的谷物吧。

咱们第一个要讲的是稻子。像咱们吃的米饭里那个白白的大米,还有包粽子、做年糕用的糯米,还有做米粉、 米线的米 , 这都是稻子 。 稻子分好多 种 ,比如有泡在泥水里种的 , 叫水稻; 也有在普通的土地上种的,叫旱稻。

稻子是咱们中国的老祖先驯化的植物。什么叫驯化呢?就是大自然里本来没有什么水稻、旱稻,只有几种叫“野生稻”的小草。这些小草长得就像狗尾巴草似的,说白了就是普通小草。虽然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有野生稻,可是只有咱们中国的老祖先看到了它的潜力。想到要专门种植这种植物,把它变成一种粮食。

那怎么驯化一种小草 , 把它变成粮食呢 ? 简单来说 , 就是先种一大堆这种杂草 , 然后 一棵草 、 一棵草地仔细挑 , 在这一大堆草里面找出来长得最肥、 最壮的那几棵。然后再把它们的种子收集起来,下一次就专门种这些种子。这样一来,下次长出来的野生稻就是这几棵最高最壮的野生稻的后代了。它们可能也会高高壮壮的。

就这样一遍一遍地驯化,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最后就能把那些又矮又细,长得像狗尾巴草一样的野生稻,变成半米或者一米高,粗粗壮壮,长出香喷喷的大白米的稻子了。当然,咱们说得比较简单,实际上古人在驯化的时候还有好多好多很复杂 、很专业的步骤。

其实还不光是稻子,咱们现在吃的植物,99% 都是这么驯化出来的。所以说,咱们现在能吃到的每一口饭菜,那都是老祖宗们默默努力了几百、几千年,给咱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稻子的祖先叫野生稻, 它长得像狗尾巴草,可以驯化。那狗尾巴草本身能不能驯化呢?也可以。这个也是咱们中国的老祖宗最先开始驯化的,驯化出来的谷物叫小米,是黄色的。咱们喝的小米粥,吃的小米糕,用的就是这个小米。

说完了大米和小米,咱们再来说说麦子。 麦子也分好几种,比如有大麦,有小麦, 还有喝燕麦粥的那个燕麦,不过最常用的就是大麦和小麦。

大麦和小麦一开始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那附近驯化出来的,然后在四五千年前传到中国了。来了以后,咱们中国的老祖先继续驯化、改良,把它们变得越来越好吃。

大麦现在主要的用处是酿酒,就是我们经常喝的啤酒,大麦还可以做大麦茶。

小麦主要是磨成面粉。咱们吃的各种面,别管是包子、饺子、馒头、面条, 一般都是用小麦做的。

还有一种谷物叫玉米。玉米的老祖宗也比狗尾巴草壮不了多少。 它的老家就更远了,在美洲,到了哥伦布时代以后好久才传入中国的。

说完了谷,咱们再说说雨。谷雨它不是一般的雨,它是关系到大家能不能吃上饭,能不能活命的雨。

这是因为谷雨这个节气正好是庄稼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古时候,如果说“清明时节”没有“雨纷纷” ,等到谷雨还没下大雨,古人就要着急了,就得想尽各种办法磕头求老天爷赶紧下雨了。

这种时候,那些地方官就有的忙了,不管你迷信还是不迷信 , 都得站出来跟百姓们一起求雨。要是他就是不出来呢?那就糟了!根据古书里的记载,百姓就有可能造反,一起冲进官府里,把这个地方官给打死呢!

一场及格的谷雨只要下得比较大就够了, 但是一场完美的谷雨光大还不行, 一共要满足四个重要条件。 这四个条件都藏在大诗人杜甫一首叫 《春夜喜雨》 的诗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咱们一句一句地来讲 。 “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就是说这场雨太好了,它就好像看了日历: “啊,我该去上班滋养庄稼了!”然后就来了,超级准时。这就是完美的第一个要素: 你来的日期要不早不晚刚刚好。

日期准了还不够完美。你像咱们平时上学、上班的路上下一场大雨,把咱们浇成落汤鸡,那就要“路上行人欲断魂”了, 所以这场雨最好能在夜里下。 因为夜里人少,影响的人就会少。杜甫的 下一句说的就是这个, “随风潜入夜”, 晚上下,别在白天影响咱们出门。

晚上下雨有时候也有问题。它要是声音太 大,噼里啪啦,稀里哗啦,容易吵得人失眠。杜甫的下一句叫: “润物细无声。” 悄悄地下雨,伴着清凉的微风,让大家睡个好觉。

除了日期对、时间准、声音小,最后一个要素是雨得够大。不然你下个毛毛雨,声音够小了,可是庄稼没吃饱, 和没下 一 样。你想象一下,要怎么表现雨够大呢?

杜甫用了一个特别聪明的办法:他不说雨大,他说外面够黑: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外面黑乎乎一 片,唯一能看见的就是远处小船上的灯火。

够黑意味着什么呢?古代没有路灯,晚上有多亮,完全靠月亮。云彩够厚的话,就可以把月亮挡得严严实实, 一丝光都透不出来。 云厚雨足,这样就够庄稼们吃顿饱饭了。

这样四个要素都具备可不容易,这场雨太完美了!最后一句说的是天亮了以后,杜甫去看雨后的美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就是成都,杜甫当时在成都。雨后的鲜花太美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