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也很美王蕾为什么进监狱,第二次也很美王蕾怎么被揭穿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2 16:07:30


她其实也是个上进的人,从一个小县城出来的才艺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获得非凡漫画工作室创始人俞非凡的赏识,收她为学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有份好工作,还遇到人生的贵人,可以说她是幸运的,如果她能循规蹈己地努力上进,她的人生肯定也是一片光明。

可是她偏偏不懂得珍惜,安安按辈分来说是她的师母,可是她却把安安当成假想敌,她知道俞非凡对她只有师生之情,但却一直契而不舍对俞非凡各种暗示,对她来说,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嫁给俞非凡,进入豪门,彻底洗白自己的身份。

所以,她由一开始耍手段使俞非凡和安安离婚,又找借口说没地方住搬入俞家等等,到后来的一步步对安安的陷害,使她的人生如脱离轨道的列车,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可以说,原生家庭对她的伤害很大,她所做的一切莫非不过是想跳出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只是一个人一旦三观偏离,做人认知缺失,最终还是难以摆脱命运的安排。


性格的原因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影响,但也脱离不了性格的原因。王蕾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她输不起,任何的输她都无法接受,只要对她有利的机会,她通通都不会放过。为了达到目标,她可以不择手段,伤害别人、陷害别人也在所不惜。


第二次也很美王蕾为什么进监狱,第二次也很美王蕾怎么被揭穿(5)


为了在星漫奖大赛中夺冠,她抓住大王成名作抄袭的软胁威胁做为评委的大王选择她的作品,为防万一,把安安骗进杂务房里将她反锁,错过比赛时间。

为了阻止安安跟随青山大师去加拿大一起出单行本,她在俞非凡和豆豆参加电视亲子综艺节目中让豆豆滚下山坡摔伤腿,最终使安安放弃难得的机会,让机会落到她身上。

为了新创意势力作品能获得最高竞价,她叫自己旧爱去碰瓷阻拦,制造车祸现场。

在她的世界里,只要能赢,做人的原则和底线都可以通通不要。俞非凡可以说是她生命中的恩人,但她见不得他对安安的好,所以为了害安安,她可以让俞非凡陷入舆论中心,上演了一版真正的农夫和蛇的戏。

这世上有些人的恶真的超出人的想像,我以前以为像王蕾这样坏得没底线的人现实生活不存在的,但是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事件的发生,才发现这世间真的有恶魔,前两天刘鑫改名事件又上了热搜,一个丢掉良知的人却因为对江歌事件的炒作,和对江妈各种叫嚣挑衅成网络大V,拥有32万粉丝,还接受粉丝打赏五万多元。而且网友怀疑她身后还有庞大水军操作。

可见,这世上刘鑫,王蕾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她们的坏超出正常人的认知,对于她们来说,良知和底线是不存在的。


第二次也很美王蕾为什么进监狱,第二次也很美王蕾怎么被揭穿(6)


特别是最后,王蕾怕罪行给威胁她的歹徒暴露,她不惜回家偷偷把父母赖以生存的小店铺抵押给高利贷,王父被气死,对于父亲的死她没有一丝悔意,可以理解。

但对于那个省吃俭用送她上学的母亲,她记住的是她挨打那几年,她没有护着她,但她没有想到,母亲也是个其中的受害者。

可以说,王蕾和刘鑫都是属于同类,不懂感恩,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利,为了利,可以将良知和底线踩踏脚下,这是一个人性格的原因,没办法改变和洗白。


无底限的纵容和袒护


王蕾最终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和她的老师俞非凡脱离不了关系。王蕾是他的学生,用他话说,她是他的学生,做为老师,他有责任保护好她。


第二次也很美王蕾为什么进监狱,第二次也很美王蕾怎么被揭穿(7)


所以他刚和安安离婚,就让王蕾搬进家里,甚至允许王蕾把他和安安的婚房改成工作室和卧室,这给王蕾一种错误的信息,以为他对她也是有意思的,但其实并没有。

做为一个有名气的俞氏集团继承人和非凡工作室的创始人,连这点界限感都不懂得,这个人设应该有问题的吧!

王蕾在星漫大赛开始之前把安安锁进杂物间,他后来经许朗提醒,通过观看摄像头发觉是王蕾所为,他竟然轻易原谅了王蕾的行为。

王蕾报复大王,举报大王成名作抄袭,他清楚是她的行为,他选择和忠心耿耿跟随他这么多年的大王解约,但对王蕾,他还是选择原谅。其实他是个好人,但绝不是个好老师。所以他一次次无底线的原谅和纵容,最终使王蕾越来越无所忌惮,就像王蕾最终罪行败露,哭着央求他:俞老师,以前你都会原谅我的,这次你也原谅我好不好?好在,最后 一次,他无法做到原谅。

所以说,王蕾最终的下场俞非凡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从一开始王蕾犯错,他能狠下心肠来让王蕾承担后果,也许王蕾不至于变得越来越心存侥幸,最终落个进入监狱的下场吧!

结语:

就如安安在剧中所说:人在做天在看,人看不到的地方天在看,当一个人最终失去底线和良知时,迟早有一天,会吃上自己种下的恶果,所以做人还是劝你要善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