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地位颇高,深厚文人墨客的喜爱,还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受各少数民族的爱戴,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鲜花节日。
一、壮族传统花朝节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于这天。她喜欢木棉树,因为它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如火。
花朝节是日男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他们穿着民族的盛装,怀揣五色糯饭、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情人而备的头巾、千针底新鞋等礼品。
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绣制的绣球,人聚绿丛中三五成群,对唱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佳洁、美丽。唱到情深意醉,绣球飞向自己的心上人。
按照传统习俗,从四周把绣球向木棉高枝抛去,抛掷过后,木棉树上彩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据说这是与中秋节相应。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鲜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
二、白族传统盛会梨花会梨花会是白族传统盛会,在每年梨花盛开时节举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它特有的风俗和节日。而白族的梨花会就是这众多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阳春三月,遍布在坡地上、河谷间的座座梨园都披上了洁白雅致的素装,棵棵梨树上缀满了耀眼的白花。白族人们根据自然界中梨花的花期,来确定本族的传统节日。
梨园里荡漾着美的韵味,在春风里摇曳的梨树枝条,仿佛向人们频频招手。人们三五成群,或亲朋同聚,或举家共乐,纷纷到梨园里野餐,开展春游活动。
白族崇尚白色,相传这事惹恼的黑魔鬼,它施妖术把世间白色的东西全变成了黑色,梨树也枯死了。有一位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历尽艰险取到了老君山白龙潭里的龙乳。
他把龙乳喷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马上变成一块石头,枯死的梨树重新开出了耀眼的白花。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梨花姑娘,于是人们每年都要举行梨花会。
不仅是白族,其实,像这样别具一格的节日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将中华民族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争奇斗艳的大花园。
三、怒族人的鲜花节怒族是一个仅有三万人的少数民族,主怒族信奉仙女,是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正当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怒族人便要为仙女过节,此节又称鲜花节。
怒族仙女节,又叫乃仍节,是当地怒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怒族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人们边吃边喝,边唱边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鲜花节这天一早,怒族群众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鲜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他们心目中的仙女英雄,并举行聚餐和各种娱乐活动。
每年的这一天,天还没亮,怒族人就会起来准备参加节日的活动,姑娘们穿起民族的盛装,翻山越岭前去仙女洞进行祭祀。
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都走向仙女洞。姑娘们手捧采摘的鲜花,带着祭品,来到“仙女洞”取“仙女”的“乳汁”,以祈求仙女的保佑和赐福。
回家之后,各家各户还要设宴饮酒,年轻人则身着盛装到宽阔的场地上进行射箭比赛。晚上,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唱情歌、跳舞,彻夜不息。
总之,这些以花为节日的传统习俗,在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在传统文化中,鲜花早已是人民生活的情感的寄托,如牡丹、梅花、兰花等早已是中华文化中寓意的代表。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