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草莓发展的趋势和现状,丹东草莓市场分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5 10:42:11

作者:董慧慧

摘 要:文章通过调研闻集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闻集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草莓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针对闻集草莓产业的发展建议,为闻集草莓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闻集草莓是安徽省阜阳市特产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闻集镇的农业主导产业,目前草莓栽培规模、技术水平和产量品质均有所提升。并且已经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成功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闻集镇把草莓作为产业强镇的主导产业,紧紧围绕“重科技转化、强加工短板,破物流瓶颈、树国字品牌”的提档升级思路,谋定了“草莓全产业链建设”的发展目标。精准聚焦草莓脱毒育苗、分拣包装、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和观光采摘等产业链条,不断强链、延链和补链。高起点启动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速推动闻集草莓由规模化向产业化转变,初步形成了现代产业化经营、农村与农业协调并进和第一、第二、第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1 闻集草莓发展生产现状

截至目前,闻集草莓现有规模工业12家,小微企业1 707家,2家外资企业,48 35家个体工商户。电商主体45家(年销售总额超4 000×104元),涉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357户,草莓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185户,国家级示范社4家。闻集镇草莓种植已突破1 600 hm2,年产鲜果超6.6×104t,年产值销售收入超10.6×108元,从事草莓育苗、种植、代购、网销、物流和加工等经营主体200余家,广泛带动闻集镇2×104户农户和3.5×104户周边乡镇农户从事草莓生产,从业人员近1×104人,促进就业创业6.5×104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县乡近4 000 hm2。闻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0%来自草莓产业,草莓产业已经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闻集草莓于2003年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认证为绿色食品;2016年“火营”牌商标被评为阜阳市著名商标;2017年“闻集草莓”收录至中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同年闻集草莓新品种“皖红玉”获批;2018年“颍泉草莓”地理标志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2019年“闻集草莓”地理标志获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2020年颍泉获批草莓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1年“闻集草莓”获评安徽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闻福”牌草莓酒获评“阜阳十大名优农产品”。闻集镇草莓先后注册的“闻集”“踏雪闻莓”“草莓大帝”“葡天下”“火营”“闻福”和“久香”等9个商标的草莓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5件。

2 闻集草莓当前发展主要问题

闻集草莓确定以草莓为主导特色产业撬动经济发展,规划草莓采摘主题公园,构建“一轴两翼三区”的产业发展大格局。闻集草莓发展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2.1 规模普遍不够大

闻集草莓多为单个农户操作,普遍规模不大。当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点不少,但是大部分产业基地规模偏小,难以形成市场影响力;而且农户多为单打独斗进行生产发展,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对比丹东草莓总栽培面积1.33×104hm2,而且丹东草莓每天销售红颜草莓鲜果超5×104kg,闻集草莓无论在栽培面积还是销售上都差距巨大。

另外,目前的种植户缺少整体规划,发展不统一,管理不规范,上市时间较集中,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售价起伏差距较大。

2.2 品牌度较低

虽然在阜阳市草莓界有“南有长丰,北有闻集”之说,但是闻集草莓的品牌影响力仅限于阜阳市,外地人对闻集草莓的品牌认知较低。

当地农民的品牌意识相对淡薄,对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大多满足于产出来和卖得出,对于品牌溢价意识不强,这与丹东草莓品牌意识存在明显差距。

品牌意识是要坚持质量为王,科技含量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闻集草莓的种植户大多满足于个体收益的提高,却没有考虑过走集中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也没有通力研究把闻集草莓品牌做大做强的措施。

2.3 创新不够,科技含量不足

目前闻集草莓研发主要集中在草莓品种上,而且多为自发式的和零星式的,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化的研发。而且闻集草莓在草莓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通领域等这些环节上科技支撑不够,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强。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和工艺等同质化现象严重。

大部分草莓品种都在退化,草莓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要种出品质和效益更高的草莓,就要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地做好文章,只有不断地创新技术和更新品种,才能真正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才能种出品质更高和口感更佳的草莓。

闻集草莓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草莓研究所,仅凭农户经验来种植草莓,也没有进行专门草莓培苗。草莓生产没有标准,也没有配备生产技术安全监督员负责安全生产的全程指导[1]。草莓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高,在大棚建设上和育苗过程中都很少进行科技投入和升级,也没有结合先进的滴灌技术,这些能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发展的条件设备都很欠缺。新技术普及率不高,加工转化率低,导致附加值低。生产水平的差距、质量和效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品种更新慢,种苗老化,重茬连作,设施化标准低,病虫害严重,集约化管理程度低。而且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程序简单落后,加工数量有限。目前闻集草莓想走出阜阳,走向一线城市,成为草莓行业内的“标杆”,还要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2.4 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较为单一

闻集草莓现在缺少带动效应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撑,普遍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多停留在产品初加工环节,加工层次不高,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

主要向阜阳城区和周边供应消费,运输过程中基本不采取特殊措施,包装简陋,多数用大容积纸箱盛装,零散出售。近年来,上海青浦和崇明、江苏连云港、河北保定和辽宁丹东等草莓集中产区,都在不断扩大速冻加工能力,积极组织速冻草莓出口,效益可观。草莓也可经过简单的初级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草莓酱、草莓脯、草莓蜜饯、草莓罐头和速冻草莓等产品。另外,草莓还可加工成果茶、草莓露和草莓蜜饯等各种各样的食品,这也是提高草莓附加值,解决草莓的销售淡旺季问题,稳定草莓产业的途径之一。而目前闻集草莓在这一块还处于空白,相关的产业链还尚未形成。

2.5 产业融合不高

闻集草莓目前对农旅结合模式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融合层次普遍偏浅,仅限于农业观光采摘,项目较为单一,缺少融合能力强的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没有形成专业的多功能休闲娱乐草莓产业园区,也没有形成当地文化旅游资源。

2.6 专业人才依然匮乏

农业技术人才短缺是普通现象,针对闻集草莓发展的现状,目前特别是研发、加工、渠道运营和直播等特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截至2018年阜阳市农村实用人才17.3×10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2×104人,仅占1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 888人,仅占1%,高级技能以上人才811人,仅占0.4%。闻集莓农从事草莓种植多凭经验,对于草莓种苗的研发、草莓的浅加工和深加工工艺、病虫害防治知识、草莓成品的宣传包装和多渠道运营输出都是空白点,目前急缺草莓的专业技术人才。

2.7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村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完善,道路狭窄,给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网络建设不能满足电商发展需要。阜阳市集中连片和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341 333.33 hm2,仅占耕地总面积52%,且建成后管护机制不健全,运行维护困难。

闻集草莓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交通上没有公交车或是直达车,道路上没有明显的指示牌,整体的乡道较为狭窄,小规模企业建厂,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形成草莓产业园。

2.8 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闻集政府虽然给予闻集草莓大力的政策支持,但是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高和手续繁,且贷款额度小。发展中的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除房地产和机械设备外,仓单、订单和土地流转经营权等不能抵押,导致贷款难和放款慢。

3 闻集草莓未来发展方向建议3.1 坚持提升草莓品质,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坚持以三级育苗体系标准化建设、鲜果草莓标准化生产和鲜果草莓质量等级标准化,按照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和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模式,积极发展绿色草莓产业,现已形成了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贸、工和农一体化的紧密而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闻集市可以制定相关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来实现标准统一,严把质量关,让生产有标准,质量可追溯。比如可以制定《“闻集草莓”鲜果质量标准》来明确不同级别鲜果等级的标准要求,满足不同档次市场需求,也可以制定草莓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如“草莓脱毒种苗生产技术”从草莓原原种苗和原种苗至良种苗繁育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在种苗繁育过程中对水、肥和气等参数的标准要求。

同时要加强草莓苗木市场管理,从源头把好草莓种苗质量关,强化草莓种苗生产经营单位档案管理,设立台帐记录草莓种苗原原种来源、繁育地块、繁育面积、繁育种苗株数、繁育品种名称和销售市场等事项,确保种苗质量可追溯[3]。

闻集市可成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中心,完善“市有检测中心、镇有检测站、村有检测点”的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制定草莓定期检测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检测手段,提高产地现场检测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行草莓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实现草莓质量安全流向可追踪和质量可追溯。

3.2 坚持绿色环保道路

草莓种植对技术要求很高,土质、施肥和温度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坚持向莓农们宣导绿色健康的种植理念,制定相关绿色草莓生产技术规定,进一步明确日光温室、早春大拱棚及露地草莓生产从定植、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和贮存运输等标准规范。推广应用蜜蜂授数、自动放风、生物沤肥、土壤消毒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草莓生产技术[4]。可全部采用无公害种植模式,即不打农药和不施用化肥,使用物理*菌和蜜蜂授粉,采摘后即可入口,让顾客摘得放心和吃得放心。提倡通过莓农们自己不断积累和不断摸索,让莓农们自己总结出绿色种植经验,并进行分享传播,分享有奖励这种形式来激励莓农们,致力于打造绿色“闻集草莓”。在选择草莓品种时,适应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新品种,提高质量产量。

3.3 进一步升级科技创新要素

大力实施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等高校和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设立博士工作站,增强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发展综合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通过科技助力草莓产业提档升级,提高高品质草莓生产比重[5]。引进自动化温室管理控制系统,实现喷灌、施肥和温控等机械化数字化操作,打造草莓新优品种种苗研发繁育基地,建成智慧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

不断提高草莓的品质、附加值和采摘乐趣等,从而提高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减轻草莓种植的劳动强度和种植风险,带动莓农们增收致富,让闻集草莓的种植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3.4 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坚持产业园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草莓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分级分类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聚焦白洋湖和闻集村,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提高生产面积,目前草莓种植面积1 600 hm2,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666.66 hm2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提高草莓良种覆盖率,目前草莓良种覆盖率为85%;脱毒种苗推广率目前为50%;蜜蜂授粉、滴灌、自动温控、臭氧物理防治系统、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温室智能管理、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虫害综合防控新技术推广应用率方面可以针对性进行提高[6]。

3.5 加快提升产业化融合化水平

实施现代农业“1 N”发展战略,加大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培育和招引力度,围绕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加销一体和第一、第二、第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引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承接项目和“一镇一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落地。

打造草莓果酒、果酥、果饮、果干和果酱等绿色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柳河岸边“状元村”、明璋逸风“葛大桥”历史古迹、集镇综合体、草莓冷链物流交易市场、镇域电商服务中心、康养服务中心、休闲采摘和观光农业为主的农文工旅体养融合发展示范点。

培育草莓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仓储等企业,促进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的有效提升。构建“仓储配送一体化”运作平台,打造“1 20 N”电商网络服务体系2.0版,培育直播带货达人,推动本地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和直达“京津冀”。

闻集草莓致力于做强“草莓 ”品牌效应,积极抢抓“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文明乡镇”“安徽省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安徽省数字乡村试点镇”等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康养旅游服务区”建设;加速整合柳河岸边“状元村”、明璋逸风“葛大桥”、文化大院“大钱营”等文化旅游资源,做足做活“农、文、旅、工”结合文章,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草莓脱毒育苗、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休闲采摘、观光体验、乡村旅游、康养结合和网红打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业 ”新模式。

3.6 政策引导,大力支持

强化要素保障,盘活土地资源和整合项目资金,专班化、清单化和项目化推进项目加速落地,建立完善闻集草莓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追踪生产销售全过程。统一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配套设施跟上。开展草莓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确保道路和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证后续草莓生产运输需求,也为草莓产业融合提供设施基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可以制定担保、贴息和保险等针对性强的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可以利用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加强对闻集草莓大棚改造,灌溉技术和包装设备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

3.7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合作社 基地”“龙头企业 合作社”“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 合作社”和股份合作“保底 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构建“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村集体和农民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新模式的增值收益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略

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

作者简介:董慧慧(1988-),女,安徽人,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