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情史,萧红的几段情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6 09:49:59

萧军萧红

命运有时候真的分外喜欢捉弄人,此时,萧红竟发现自己怀上了萧军的孩子。萧军得知后提出暂缓分手,至少等孩子生下来后再说,但这个提议当即就被萧红否决了。

萧红已经对萧军死了心,气愤、不甘的萧军嚷着要和端木决斗,萧红设法阻止了他。但这事还是被团里知晓了,周围的人纷纷指责端木第三者插足,而萧红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关键时刻,为了平息流言,与萧红才相识仅五个多月的端木决定迎娶萧红,这样一来,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至于沦为私生子。

而萧红对此显然有不同的想法,上一段婚姻里她就是怀着别人的孩子和萧军结婚的,这样的苦痛她不想再要第二次:她想到了堕胎。

可是,当端木了解到打胎存在的巨大风险时,他竭力反对了萧红的决定。

对于萧红的不留余地地迅速与萧军分手,萧红周围的朋友包括胡风等都表示不能接受和理解。

让周围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接下来这场惊世骇俗的婚礼。

萧红的情史,萧红的几段情史(5)

萧红与端木

1938年,萧红*5个月之际,她与端木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在武昌大同饭店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天,萧红穿着紫红色连衣裙,脚蹬黄色半高跟皮鞋,将鲁迅爱人许广平分给她的相思红豆交到了端木手里然后说:

“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情况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端木却做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

一个年轻有为的男人,顶着巨大的压力给女人一场这样的婚礼,无疑只能是真爱了。

可偏偏有人觉得端木娶萧红是贪图她的名气,对于这点,萧红的研究者章海宁说:

“我认为端木是个了不起的男人,负责任的男人。我们不太了解这些事实,就把他想象成一个默默无名之辈,攀上萧红这样的女作家。这是把他想象得太简单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实际上,端木这位毕业与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其才华远在萧红之上,他对书法、艺术和绘画都有相当的研究,与萧红结识前,他就已经是当时很有名的作家了。在大学期间,他就完成了让他成名的《科尔沁旗草原》。1936年甚至被上海文坛称之为“端木蕻良年”,假使没有遇到萧红,他依然能够青史留名。

萧红的情史,萧红的几段情史(6)

骆宾基

端木被黑的另一原因是:他曾在萧红重病期间两度“遗弃”萧红。

端木遗弃萧红的事情,不用说,也都是骆宾基说的。

骆宾基的依据之一是:两人婚后不久撤离武汉时,端木抛下萧红独自去了重庆。

撤离时,因为去重庆的船票早已售罄一空,人脉颇广的萧红便委托在左联的朋友罗烽帮忙买票,但他费劲力气只买到了两张票。三个人两张票,这就意味着端木和萧红两个人只能走一个,谁去谁留,难以抉择。

结局都知道,最后端木走了,留下了萧红。

实际,当时的情况下,还真的只能端木先走,事后,熟知当时情况的人透露真相说:因为萧红执意如此。

萧红执意让端木先走的原因有二,一来萧红正*,如果她只身前往重庆,人生地不熟也无法安身,留在武汉好歹还有安身所;二来,端木人脉不通,他留下后,很可能会买不到票滞留武汉,如此一来,萧红还得折返回来,否则便是两地分居。

实际,两人当时分开时,萧红身边尚有人照顾,这个人便是田汉妻子安娥,只可惜后来由于变故,安娥也离开了只留萧红一人。

骆宾基所说的第二次“遗弃”,是在骆宾基出现以后。

根据相关资料,骆宾基参与照料逝世前的萧红期间,端木确实出走过,时间是一星期。端木出走的一星期一直是个谜团,因为按照萧红病后端木对她的种种表现,如各方筹措医药费、日夜陪伴、甚至为萧红用嘴吸出浓痰等来看,他并不像要遗弃萧红的人。

这个谜团,一直到端木死后,才由端木在萧红过世18年后才续娶的妻子钟耀群说出。1980年,美国学者葛洪文问起为何端木在萧红病中遗弃萧红时,钟耀群忽然放声大哭,这让葛洪文意识到:事情背后一定有隐情。

2009年11月,章海宁访问端木的遗孀时再次问及这一事情,钟耀群犹豫了很久,最终哭着把实情说了出来。

萧红的情史,萧红的几段情史(7)

晚年端木

原来,当时将萧红安置到思豪大酒店后,端木确实离开过,但他离开的原因是:他回酒店时,撞见了萧红和骆宾基的私情。

所以,端木是在悲愤中离开的。但仅仅七天后,想到萧红尚在病中,他又折返回来了。

这就是“端木丢下萧红独自突围”的真相,此时萧红已经长眠67年了,骆宾基已离世15年了,端木也已走了13年了,这个秘密,他守了54年。若不是钟耀群,我们不会知道真相。

钟耀群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她既想保守秘密又不愿亡夫再被人误解,两头为难;她之所以痛哭,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说出真相违背了端木的意愿,心有愧疚。

1942年,萧红离开后,端木怀着悲痛为她整理仪容并请来摄影师拍遗容,随后他又剪下她一缕头发小心珍藏起来。

在战火中,冒着炮火硝烟爬上山路将萧红葬在浅水湾的,也是端木。那天,端木揣着预先写好了的“萧红之墓”的木牌,捧着骨灰瓶到了浅水湾,用手和石头挖下一个大坑将萧红的骨灰安葬了。

这些,萧军和骆宾基却在作品中只字未提。

他们还未提及的是:骆宾基自己依靠他写的《萧红小传》而被世人知晓,而萧军晚年还用萧红与鲁迅的信件和萧红当年给他的情书出版了《鲁迅给萧军萧红书简注释》和《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并借此重返文坛。

萧红的情史,萧红的几段情史(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