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时,来到京口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传世之作。
特别是最后一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感慨,被千古传诵。
明代杨慎曾说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
或许描写战争的诗人不少,但是像辛弃疾这样亲自经历了战争,亲自上战场厮*,用兵刃蘸着鲜血写出来的却少之又少。
辛弃疾一生怀才不遇,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据说他在临终前还在大呼:“*贼!*贼!”
少时读他的词不知其中深意,如今再读,更能理解他落寞寂寥,不觉中泪流面面。
铁骨铮铮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后人常以“苏辛”并举,若以东坡比太白,则可以稼轩比子美。
读苏轼的词让人心静,读辛弃疾的词让人奋发。
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词传》中不仅收录了辛弃疾的诗词,还将辛弃疾的一生娓娓道来,让你不止能了解他的一生,更能感受到他的一腔报国热血和内心深深的无奈。
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的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此句赵明诚不足以当之,南宋君臣不足以当之,辛弃疾可当之无愧。
人中之虎,词中之龙——在后人心中,辛弃疾到底盖过了党怀英,盖过了南宋朝廷佞小,这是历史最大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