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是指多少岁的年纪,而立是指哪个年龄的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6 18:24:53

古时候的人们都好温文尔雅,无论多通俗的名词都有许许多多的雅称,年龄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年龄在不同的阶段,甚至不同的性别,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

诗词君为大家整理以下关于年龄的代称,满满都是干货哦!

而立是指多少岁的年纪,而立是指哪个年龄的人(1)

度:又称“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后来也引申为“生日”。出自《离*》“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赤子、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后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小孩开始学话,指1岁的小孩。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而立是指多少岁的年纪,而立是指哪个年龄的人(2)

童龀【chèn】:指儿童少年时期,《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意思是指男孩8岁,女孩7岁,此时乳牙脱落,长出恒牙。

总角:原指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也就是8、9岁至13、14岁的少年。

九龄:指九岁,典故名,典出《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也指九十岁,后引申为长寿。

黄口:指10岁以下的儿童,还有另一层意思是指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而立是指多少岁的年纪,而立是指哪个年龄的人(3)

外傅之年:儿童10岁。外傅是指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

金钗之年:指女子12岁,古代女孩到了12岁要带钗,金钗就是作为代称。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豆蔻:指女子13、14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由于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指男孩13至15岁,也称“舞勺之年”。《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及笄:指女子15岁,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到了出嫁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而立是指多少岁的年纪,而立是指哪个年龄的人(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