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pua,pua五步陷阱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7 05:31:11

“遇到PUA,你会怎么办?”

作为一个触及灵魂的命题,引人深思。活在世上没被PUA过的人,恐怕凤毛麟角。个中一大区别在于,有的人知道并愤怒于被PUA,有的人则无所察觉。显然,如果能对PUA具有清醒认识,有意识地应对,则我们的处境会好很多。

一位名叫龙姐的博主说:微博上想PUA我的人前赴后继,但是鲜有成功。

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或者说,如何避免被PUA?她说:首先,不要幻想会遇到什么伯乐、达人,知性美女、青年才俊,富二代、霸道总裁,不要寄希望于通过认识某个人来提升事业、改善生活质量、突破阶层壁垒;其次,不要在他人的意见中迷失自己,建议可以听,主意自己定;最后,坚决抵制洗脑式攻击,如果对方把你贬得一文不值,强力反击而不是自我否定。“实在不行,发现对方有PUA的迹象,就远离”——这便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了。只要不吃亏,我看行。

几条建议挺中肯。第一条,揭示了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也盼过贵人,老实说,帮过我的人有过,但“贵人”不一定算。年过五十更发现,这世上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的,没有任何人能带你飞。我曾感谢过一位当年提拔过我的老领导,他告诉我,不用感谢,那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提拔是因为刚好那个位置需要用人。

人们盼望遇见“人中龙凤”,目的是改变自己灰暗的人生航向,或者让自己走终南捷径,潜台词是“不想奋斗”了。这样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掌握你的软肋,顺势“锤你”。而且,“锤”得不知不觉,有时还很得劲。你以为的“打是疼,骂是爱”,不过是狼对羊抽鞭子的迷幻性说法。

第二条,针对的是那种特别没主见的人。他们总喜欢听各种“人生导师”满口跑火车,受到歪理的蛊惑,从而上了这些导师的当。二十多年前,当我一门心思在一座大城市谋划进入媒体时,因为没有大学文凭,碰壁无数。老大哥劝我,认命吧,既然不是这块料,不如卖卖卤菜,怎么着也能养活自己,说不定还能养活一家三口。我在灰心之下,觉得老大哥的话非常入心。好在心中的热爱阻止了这种“认清现实”的念头。很多意见,都打着金光闪闪的“指南针”标签,蛊惑性很强,一旦你听进去了,你就是另一个你了,而在他们眼里,今后你所有的弯路,只能归于你从作出错误选择之日起就暴露无遗的无能。

第三条,对“洗脑式攻击”的概括十分精准。我也一度被人讽刺“没经过科班训练果然弱项多”“连大妈都写得比你好”,如果我是一个学艺未久的小白,很可能就真的觉得大妈的优秀已经足以遮蔽我的一点才华,好在我从业多年,自己的真实水平如何,还是有数的。

我还有过这样的朋友,认识多年,就没表扬过我哪怕一次——我当然不是希图他的表扬,而是说对“一黑到底”怀有本能的警惕和抗拒。在任何事情上,包括出书、写文章、买部手机,只要是我做的,那就必须是有问题的,我怀疑哪怕是我随便做个梦,也能被说得一钱不值。而且对方总能有一套咄咄逼人的理论来说明,你不行是因为你不行。哪怕我不幸买到了一个坏鼠标,那也是我的责任。这样的朋友,不是诤友,是“憎友”。

PUA,往往强调的是两性间的精神控制。但社会生活的复杂场景,早突破了最初的概念。

正如上述博主所言,精神控制不是两性间的专利。精神控制不单单存在于两性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诈骗犯和受害者之间,推销员和消费者之间,闺蜜和你之间,网络用户和你之间,都可能出现精神控制的影子。不得不说,她说的是对的,我们对于PUA的认识,也得随之深化。

很多人到中年者,最头疼的是在单位被上司和同事PUA,在家被伴侣PUA,简直有天下之大无处安身的感觉。由此出现心理疾病的,大有人在。

中年人的这种两难境地,在职场更为明显,也更为严峻。一些职场“话事人”吃准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害怕失业、不敢抗争的心理,肆意给这类下属实行语言霸凌、穿小鞋。

此类PUA花样百出,但目的只有一个:通过PUA控制你。有人说,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有定力,就不会被PUA。话没错,但只有“避PUA”之术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对于招招要你“好看”、陷你于危境的PUA,当反则反。

最近看到过不少职场人忍受不了职场PUA一怒辞职的例子,有的人虽然没有采取极端措施,但也以“回怼”的方式表明立场。老实说,虽然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反击”,但我对于一个人从道义和尊严出发,勇敢说“不”,十分欣慰。

权利和尊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不争取,那就只能拿到一个空盘子。

其实,绝大多数PUA者都是外强中*纸老虎,当你拍案而起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前方有障碍”,乃至消停一会。而当这种形同肌肉记忆般的“TA不好惹”印象植入他们的脑海时,他们必然会从成本和后果等方面加以最市侩却也最有效的考量。

当然,“反”的结果,也包括自我的牺牲。这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来避免,但补偿这种牺牲的,必然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坦然。比起一时的委屈,我们内心由此获得的强大和自信,会让我们受益一辈子。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方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