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第二年的中秋节,想到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由月起兴,又以月为观赏、倾诉对象,表达了非常复杂的感情,表现了流动的内心过程。
此词历年来被选入中学课本,是传统经典篇目。可以说,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滚瓜烂熟地背下来。
但是背下来并不等于说,他们对此词就有深刻的了解。
在完成理解性默写时,许多同学并不能按照要求准确填写,就说明他们对此词的理解还是很不到位。
许多成年人,觉得本词写得非常好,有哲理又有气势,但是对词的内在结构和情感流动过程,理解得也并不透彻。
近来读《宋词鉴赏辞典》,发现鉴赏者也没有就此进行解读,所以本人想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为便于大家阅读,先把原词摘录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个序言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
人们往往只看“兼怀子由”中的“怀子由”,就认为这首词的主旨就是怀念弟弟的。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因为这三个字前面还有一个字“兼”。“兼”就是含有、同时具备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说,本词的主题除了怀念弟弟子由外,还有别的。
从序言中看,他写了通宵欢饮,那么从字面上看,他就是要借此词来表达欢乐的。
欢乐是一种外在表象,那么内在的欢乐之情到底指什么呢?苏轼为什么“欢饮达旦”呢?
通过研读词的上下阕,就能逐渐揭开这层面纱,发现苏轼在这一晚和月亮成了挚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上阕,主要表达苏轼对月亮的关切、依恋和欣赏之情。
词一开头,苏轼仿照屈原《天问》的形式,向浩渺的宇宙发出深沉的疑问。
但是苏轼的发问和屈原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屈原问了许多的问题,天文、地理、人事,包罗万象。
苏轼端着酒杯,询问青天,明月从何时就产生了?月宫现在是哪一年?
苏轼关心月亮的历史,也关心它的现在。
苏轼只问有关月亮的问题,别的天体并不在苏轼关注的范畴之内,表明苏轼与对月亮的关切非同一般。
更加奇特的是“”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二字。
什么叫归去?隐含的意思就是我曾经从那里来,表明他和月亮原本关系就非常密切。月亮在苏轼的心目中,也许就是一种归宿。苏轼依恋月亮,怀念曾经在“月宫”的日子。
在古诗词中,月亮也往往代表朝廷。苏轼虽然依恋朝廷的生活,但是曾经的宦海风波,也让他备感压力和恐惧。不过,这种想法并不能阻止苏轼对月亮的喜爱依恋之情。
看到满地的月辉,苏轼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个时候真有飘飘欲仙之感。
是什么带给他如此美妙的感受呢?就是皎洁的月光。
在月光中起舞,苏轼和月光融为一体,心灵交融。虽然不能回到月宫,但是,在月亮的清辉里享受生活,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下阕中,苏轼和月亮的关系更进一步。
第一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般只解读为,月亮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挂在天空,月光穿过装饰着花纹的门,照着无眠的人,这一系列的环境描写旨在表达时光推移的意思。
但我们细读会发现,挂在天空的月亮与无眠的人之间,存在着脉脉含情的意味。
这个无眠之人,可以是苏轼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他期待着月光,而月光也不辜负他的一片深情,在静静的夜晚,如约来探望他、关注他、抚慰他。
人在世界上,可能缺乏真正的知己,但是并不妨碍人可以和月亮成为心心相印的知音。
在无眠之人和月光情感流交汇、穿梭的时候,苏轼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月亮总是在人们分别孤独的时候圆圆满满。
对于这种怪异的情形,苏轼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不仅如此,他还满含同情的询问,到底是什么样的遗憾,让月亮这么怪异呢?
不等月亮给予回答,苏轼就自我宽慰道,人和月亮都可能不按常理出牌,这就是自然规律,这也是人和月亮的共同之处。
不必遗憾,理解就好,宽容的接纳就好。
最后苏轼说,月光是如此美好,人怎么样才能长久地享受着美好的月光,与美好的月光相伴相生呢?只有珍重自己,让自己健康长寿才有可能。
苏轼享受这与月光真情相伴的美妙时光,并推而广之,希望全天下人都能健康快乐、永存人世,永远有机会享受这美丽的月光。
苏轼的中秋之夜是孤独的,又是团圆的;是寂静的,又是热闹的;是落寞的,又是欢乐的。
他心中有永远的弟弟和永远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