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7 06:21:05

人生于世,着实不容易。

你若活得太清醒,众人便会敬而远之,甚至还会诋毁你、诽谤你;

但是,你若活得太糊涂,又会有人来欺辱你、嘲笑你。

所以,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能够把握此“两端”,运用自如的,便是通达之人 ,便可少却许多烦恼。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1)

一半清醒

一个人如果情绪稳定,很少会犯低级错误。

但是,世间的事情,是纷繁复杂的。

有时候,一件事情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考验的,还有我们控制情绪的能力。

如果一遇到“挑衅”,就怒火中烧,急于去发泄怒气,那么,往往就会让自己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野马效应。”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2)

说的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专门以吸食动物的血为生。

当这种吸血蝙蝠吸食野马的血的时候,野马会由于愤怒,不断狂奔,最后,力竭而死。

专家发现,吸血蝙蝠的吸血量,并不足以导致野马死亡。

野马真正的死因,是自己的狂躁和愤怒。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个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怒气”,不被怒气所牵引,才是真正的强者 。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3)

事物的发展,自有他的规律。

如果我们太过着急,反而会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

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因为急于求成,一直难以突破瓶颈。

有一天,他看到书法家张芝的字,十分欣赏,更让他钦佩的,是张芝长年累月练字的那份从容与淡定。

王羲之大受启发。

此后,他戒骄戒躁,沉下心来练习书法,每次练完之后,都去家门口的水池边洗毛笔。

时间长了,池水也变成了黑色。

正是这份从容与淡定,让王羲之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被推崇为“书圣。”

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当我们选定了大方向,那么,就要沉下心来,戒除焦躁的情绪,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

如果太过急躁,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到最后,只能是在“焦躁”的情绪中,蹉跎了岁月。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4)

一半糊涂

鲁迅与林语堂曾经是志趣相投的好友。

有一次,两人在院子里聊天,鲁迅将烟头随手一扔,却落在了林语堂的蚊帐上,将蚊帐烫了一个洞。

林语堂非常生气,于是将鲁迅指责了一顿。

鲁迅却觉得,自己是无心之失,对方却如此指责自己,也太不顾朋友情谊了。

于是反驳道:“就算全烧了又怎样?不过5块钱罢了。”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5)

林语堂一听,更生气了,于是二人就吵起来。

此后,两人便不再往来。

有人说:“争赢了道理,输掉的却是感情。”

很多时候,亲近的人之间,没必要把什么都争个明白。

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即使自己“占理”,也不妨“退一步”,装装傻。

如此,便可少却无谓的争端,让关系更加和谐。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聪明的人,往往喜欢炫耀自己的聪明。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什么意思,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是什么意思(6)

结果,常常会在自己的聪明上“摔跟头”。

有一次,杨修与曹操一同去看《曹娥碑》。

看过蔡邕题的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其中的意思吗?

杨修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们先想一想。”

结果,走了30里路,曹操才想出来,对杨修说:“咱们把答案都写出来。”

结果,答案一模一样。

曹操感叹道:“你的才思,比我快出30里啊。”

后来,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以“扰乱军心”为由处死。

一个人有才华是好事,能看透一切也是好事。

但是,如果不懂得在“该糊涂”的时候“装糊涂”,那么,这份聪明,就不再是好事,而是坏事了。

《道德经》中说:“大智若愚。”

一个人越是有大智慧,就越懂得“藏锋”、“守拙”。

结语:

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事事较真,而是能够“该糊涂时糊涂”。

如此,才能让自己卸下负担,也能让别人过得轻松。

与君共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