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康熙和太子的关系十分融洽,康熙找了最有名望的学者来教导太子学业,在外出征战准格尔时又让太子监国,从各个方面培养太子的能力。
父子两人关系变坏是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当时太子跟着康熙去热河,途中年幼的皇十八子胤祄得了急病,康熙急急忙忙的去探病,去了却发现太子对此毫不在意,压根没关心过弟弟病情。
康熙虽然喜欢太子,但也喜欢这个老来得子的小胤祄啊,于是康熙批评太子没个做哥哥的样子,谁知道一生顺风顺水的太子受不了康熙的批评,竟然和康熙顶嘴。
如果太子只是逆反也就罢了,可是康熙在返京途中,发现太子半夜悄悄的靠近他的帐篷偷看,这下子只吓得康熙连觉都不敢睡了,怀疑太子想要“弑君”。
受此刺激,康熙萌发了废太子的心思。诸皇子原本就想取太子而代之,一见康熙动了心,一时间各种太子“不仁”的小报告纷至沓来,最终,康熙下旨废了胤礽的太子。
太子被废后,诸皇子为了抢好不容易空出来的太子位更是*红了眼,一时间各显神通,明争暗斗,朝堂内外,一片乌烟瘴气。
康熙被儿子们的阵仗吓坏了,不得不在1709年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希望以此缓和诸皇子间的矛盾。
可是重立太子并不能解决矛盾呀,反而让胤礽在这场废立中失去了安全感。对于胤礽来说,既然当太子不安全,那不如造反当皇帝吧。
于是旧的矛盾尚未解决,太子策划逼康熙退位又引起了新的矛盾。康熙被儿子们弄的心力交瘁,不得不在1712年再次废了太子。
三,四爷党太子再次被废后,原本的太子党成员四阿哥胤禛知道太子大势已去,于是拉着十三阿哥胤祥另起炉灶,成立了“四爷党”。
四阿哥吸取了一众失败者的经验,专门表现出自己对皇位一点兴趣也没有。他自封“天下第一闲人”,又做了一枚“四时优游”的章,以示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不想夺权。
他还特别孝顺康熙,晚年的康熙被一群儿子弄的心情抑郁,突然遇到胤禛这个又听话又能*孩子,更难得的是胤禛既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还能抵抗住皇位的诱惑,康熙自然对胤禛好感度爆了棚。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夺取皇位的道理,胤禛一向都懂。
一切都如胤禛所愿,康熙最终选定了胤禛即皇帝位,史称“雍正皇帝”。
四,诸子下场雍正继位后,再也不用上演友爱兄弟的戏码,他举起手中的屠刀,毫不客气的挥向自己曾经的政治对手。
主要政敌八阿哥和九阿哥,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分别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和“狗”的意思,二人后来都凄惨死于监所。
至于其他的兄弟下次也大多不好,原本被康熙圈禁的胤禔,胤礽,雍正并没有放出,而是将他们圈禁至死。
三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后来也都被圈禁,只有一直支持雍正的十三阿哥被封为铁帽子王,算是雍正兄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结局了。
参考资料:《皇清通志纲要》,《清史稿》,《雍正朝起居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