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脸谱象征着什么,脸谱中的白脸象征着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9 21:41:54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是《说唱脸谱》中的选段,这里的窦尔敦、关公、典韦、曹操、张飞都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那么京剧中的这些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呢?

白脸脸谱象征着什么,脸谱中的白脸象征着什么(1)

京剧作为国粹,唱念做打自是不必说,就连那脸谱中蕴含的意味都值得世人细细咂摸。

一、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一门古老的文化艺术,台上演员的一转身一回眸,仿佛就是来自岁月的洗礼,那里有玉堂春的哀怨,也有诸葛亮的潇洒。

帝王将相、文臣武将、贩夫走卒、才子佳人……都被唱进来京剧,在那散发着浓浓情怀的唱词中,人们也自然的跟随着人物的思潮而起伏澎湃。

京剧与书法、中医并称为“国粹”,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也是值得后人骄傲的遗传。

根据史料记载,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源于“徽班进京”, 其发源地在皖南、安庆府、徽州府,也就是说京剧在徽班没有进来之前,还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戏种。

白脸脸谱象征着什么,脸谱中的白脸象征着什么(2)

可见美好的东西,总会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徽班带来了优美的戏曲,就如带来一点火种,在北京这块土地上,燎起了京剧这片“草原”。

1790年秋,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过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

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徽班浩浩荡荡的从扬州出发了,他们带去了《游园惊梦》的细腻,也带去了《思凡》的仙气飘飘,那水袖一舞,惊艳了世人,也迷住了时光。

乾隆是非常重视这个寿诞的,他为了这个寿诞请了很多长寿老人,徽班自然也不能在皇帝面前丢脸,这一次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再到外高粱桥,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

随着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 ,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他们的到来,让京剧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它的光彩,也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随着热闹的徽班进京,京剧逐渐发展成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也涌现了很大一批京剧名角。

后来徽剧与汉剧合流,最后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徽、秦、汉开始逐渐融合,这一新的形式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白脸脸谱象征着什么,脸谱中的白脸象征着什么(3)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可见一个事物的发展与成型是需要长期的磨合的,京剧的形成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些发展中,我们后人看到的是历史的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年轮,是祖先给我们的财富。

二、脸谱的意义

在京剧中,我们常常看到五花八门的脸谱,有红、黄、蓝、黑、紫等等颜色,这些颜色到底要表现一个什么意义呢?

拿忠肝义胆的关羽来说,在戏台上,我们看到的都是红脸关公,《三国演义》中也曾经这样描述关羽的外形:“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在形容关羽的面色上,用了“面若重枣”,证明关羽的脸色是以红色为主。

“红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忠勇正义,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白脸脸谱象征着什么,脸谱中的白脸象征着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