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的当下,上海植物园2017年引种的5株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正盛开在木兰园。宝华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现存数量稀少(成年野生植株22株),堪比植物界大熊猫。其成年植株,树干高大挺拔,花早春绽放,花型典雅、花香馥郁,不仅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花果还可入药。
宝华玉兰正在绽放
1 生物学特性和濒危评估
宝华玉兰为木兰科玉兰亚属植物,树皮灰白色,嫩枝绿色、老枝紫色。先花后叶,2~3月开花,花被片多9片、少6、7、8和10片、匙形、卷或微卷,花被片上部白色或淡紫、中部以下及脉纹玫红或紫色,聚合蓇葖果9~10月成熟。
宝华玉兰花朵正面与侧面
自然种群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分布于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早在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已将其定为II级保护植物,至最初(1999版第一批)以及最新版(2021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均为极危(CR)物种。
2 濒危原因
致使植物处于受威胁地位或导致植物灭绝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内部因素,指植物自身生存能力的缺陷,即植物在长期进化适应中逐渐形成的不利于自身发展繁衍的因素,包括遗传力、生殖力、生活力、适应力的衰竭。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低,有性繁殖过程出现障碍(如花粉败育、胚囊或胚珠败育,传粉不成功以及近交衰退等),以及种子萌发或幼苗建成困难都可能引起植物濒危。由这一因素导致植物灭绝一般在没有外力干扰条件下,可与植物新种产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二是外部因素,即外界条件给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压力或胁迫,形成不利于植物发展和繁衍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是多种自然力和自然过程在短时间内集聚暴发所致的灾害,如天文、气象、地质、生物等造成的毁灭性灾害。这里的人为灾害是人类活动致使植物生存受到威胁的灾害,如过度采伐、采收及人为火灾等直接灾害。还有一些由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或环境灾害,如由工业污染引起的酸雨或是核物质泄露、温室效应等。
而宝华玉兰,尽管其成年植株一般5~7年即可开花结实,但早期结实率较低,且易受气候影响,大小年现象严重,通常干旱年份果实较少。分布区天然林林下,林地潮湿,聚合果成熟落地后,种子往往随整个聚合果同时腐烂,难以发芽。同时,宝华玉兰对生长微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动物取食后排出的未消化的种子只有落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才能发芽成苗。因此,调查发现,林下多是腐烂的聚合果和不发芽的种子,极少见幼苗。此外,由于靠近公路和竹楼景区,人为干扰较大,早期,部分宝华玉兰植株甚至遭到砍伐。
3 保护研究及设想
上海植物园自早期引种5株宝华玉兰,一直关注其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宝华玉兰的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由上海植物园牵头,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江苏省镇江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参与,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项目资助下,共同开展“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宝华玉兰综合保护”研究,预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宝华玉兰迁地保护示范点,最终实现回归引种,以达到有效保护该物种的目的。
上海植物园,自1974年建园以来,一直注重木兰科植物的引种、收集、保存等相关工作。目前已收集保存木兰科植物8属200多种(含品种),包括宝华玉兰、天目玉兰(Yulania amoena)、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多项木兰科植物相关课题资助,在引种、栽培、繁育、选育及园林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期将继续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出发点,加强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保育研究。
编辑:毛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