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的反推器怎么用,迷你世界怎么用推进器教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08:03:51

本文作者:yahiro

最近大妈有好些草缸相关内容,不知道又有多少小伙伴被骗进坑?草缸入坑一年多(小时候瞎捣鼓其他东西的七八年不算),目前四口小缸,一草缸一南美一三湖一原生,已进入佛系管理阶段。

不论养什么少不了要做些功课。大部分玩家通过各种论坛获取相关知识。然而论坛上多的是“怎么做”,甚少涉及“为什么”。大部分玩家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碰到问题上论坛寻找各类解决方案,然后开始暴力试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自己缸的操作规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水族箱是个复杂系统,有很多变量。严格来说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缸。同一症状可能对应不同成因,同一操作可能导致不同后果。适用于某一缸的操作规范很难直接套用到另一个缸。

了解各类解决方案背后的逻辑,才能在建立适用于自己缸的操作规范的过程中少走(jiao)弯(xue)路(fei),积累真正的经验。这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认知的过程,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入坑以来有过的一些错误认知来写点东西,希望大家以后获得各种建议时能有自己的思考。个人的知识储备也就仅存一点点的初高中生物知识了,写得不大严谨,文中有不少未经检验的假设或结论,如有谬误望指出。


大缸or小缸?烧钱否?

很多老手不推荐新手以小缸入门,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有人给出的理由是小缸水质难控?

假如对所有大缸小缸做个统计,水质出问题的小缸所占比例大概率要比大缸高。但这能说明小缸水质更难控吗?玩好小缸需要更多经验?实际情况是:很多新手恨不得把所有可用的素材所有喜欢的生物丢进缸里,小缸水体更小,超载几率更大。如果在10倍水体的大缸里投入10倍的东西呢?该崩还不是一样崩!其次,以大缸入门的多少都会多做点功课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的投入,这也降低了大缸出问题的概率。总而言之,维护小缸水质不会比大缸困难,管住手就好。

小缸的劣势在于可玩性相对较低。一方面,体型偏大的鱼肯定是养不了了;另一方面,造景局限性大,多数水草长起来后对小缸来说都太大了,而且挑过素材的朋友就会知道,小块石头跟沉木很少有形状理想的,边角料居多。小缸优势也很明显,一是设备投入较低,二是造景跟维护工作量小。这符合大部分有意入坑的小伙伴的诉求,因此个人更推荐以小缸入门。

很多老手会告诉你后续需要投入很多钱,动辄几万?这是个投入上限可以很高下限也可以很低的爱好。最烧钱的可能是那些追求极致品相或热衷收集稀有生物的大佬们,每年五位数的投入很正常,设备党也费点钱,还有的交了不少学费。购买廉价设备就是交学费了吗?也不一定,购买不适合自己的设备才是交学费。像我这种咸鱼党只求一个好看好打理的缸,几十几百块也不是不能玩。


从一点生物知识说起

迷你世界的反推器怎么用,迷你世界怎么用推进器教程(1)

水族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我们通常以灯具提供光能,饲料、底砂中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液肥等无机物构成了外来营养。缸内水草、藻类和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等组成了生产者,鱼虾螺等组成了消费者,异养型细菌如腐生细菌等组成了分解者。各种元素经由这三者的生命活动向不同形式转化。

以氮循环为例,投喂的饲料经鱼消化成粪便,粪便中的氮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分解者将之转化为氨氮(NH3→NH4 ,有毒),亚硝酸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NO2-,有毒),硝酸菌将亚硝酸转化为硝酸(NO3-,几乎无毒)。后两步就是硝化反应。我们常说的建立硝化系统就是培养出充足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氨氮和硝酸盐也可作为氮肥被水草、藻类等吸收利用(偏好氨氮),因此水草、藻类可替代硝化系统,当然还需要你提供光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玩家把缸丢在阳台无过滤不换水生物也活得还可以的原因。开缸初期硝化系统未建立又急着放鱼可在缸内放入水草如浮萍或爆藻。

尽管硝酸几乎无毒,大量积累也会对生物产生威胁。完整的氮循环还包括脱氮作用,即将硝酸还原为氮气,这需要某些厌氧菌的参与,缺乏水草的鱼缸中通常缺乏适合这类细菌的生存环境,一般需要通过定期换水稀释硝酸盐。有研究表明,水草除了可以直接吸收硝酸盐用作肥料外,还可在周围创造出一个脱氮作用的发生环境。因此,如果你希望减少换水频率,可在缸内布置水草,这还能降低对过滤系统的要求。有意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可参考水族环境的氮循环,该博客还有很多关于草缸的高质量文章。

一个生态平衡的水族箱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的维护工作量,也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对保持生物的良好状态有重大意义。打造一个生态平衡的水族箱我们主要关注两点:数量合理且相对平衡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提供合适的光照和过滤。

首要的,在缸内布置一定数量的水草,如果嫌影响造景可考虑浮萍,爆藻也是一个选项,但有些藻不大美观,而藻的种类我们很难控制。其次,消费者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内。前面提到新手常犯的一个错误——投入过多的生物。溶氧有限的水体能负荷的生物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溶氧勉强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生物意味着更多的喂食量,即便因喂食带入的有机质可能最终都能代谢掉,也可能因为分解者和生产者的处理效率不够高以致于水质出现波动。当然彻底排除消费者也不是最优选择,鱼虾螺等生物呼吸多少能为水草生长提供一些二氧化碳,也提供了投喂饲料为草供肥的途径,部分以藻为食的生物还提供了将藻类转化为水草养分的途径。能够净化水质的水草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无光照条件下水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跟鱼虾竞争氧气;另一方面,水草多了对二氧化碳需求就高了,为保证水草的良好生长可能需要额外供应二氧化碳,而过多的二氧化碳又会威胁到鱼虾的生存。如果缸内水草藻类数量较少或生物量较多或喂食量较多,那么对过滤的要求就更高一些,需要表面积更大的滤材和更大的流量以提高硝化细菌净水效率。草缸则对光照要求较高而对过滤要求较低,但过滤多少还是要有的,水草跟硝化细菌的净水能力可叠加,效率高点总是好的,其次一定的水流能提高溶氧也能确保各类溶质在水族箱中能快速转移以提高生态循环效率。


环境与生物

为适应环境,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发展出各自独特的生理结构。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强弱之分。所谓好养的生物就是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更宽松,可适应的水质各项指标如溶氧、pH、TDS、KH、GH等的范围更广,但终归有一个范围,例如适应能力较强的偏好酸性软水的斗鱼养在碱性硬水中也难以保持状态。一般来说,进行繁殖工作对水质的要求还会更严苛一些。

通常来讲生物最适应的是其原生地的水质。观赏鱼来自世界各地,其原生地的水质可能天差地别,我们最好尽可能提供与其原生地相接近的水质。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决定混养时,除了考虑体型、习性等因素外,还需要关注生物对水质的要求。如果两种生物原生地的水质相差甚远,那么最好不要混养,例如非洲三湖鱼种与南美亚马逊鱼种。

稳定的环境对生物也极其重要。比起长期生活在与原生地偏差较大但稳定的水质,水质的剧烈波动对生物更为致命,这也是新买的鱼需要耐心过水的原因。


草缸

好像站内玩草缸或有意入坑的小伙伴比较多。你们是不是像当初天真的我一样被下面这种图骗入坑了?

迷你世界的反推器怎么用,迷你世界怎么用推进器教程(2)

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赛2016 第一名 神窟

迷你世界的反推器怎么用,迷你世界怎么用推进器教程(3)

AGA国际造景大赛2016 28L组 第一名 跟着我

先贴下个人配置吧。

目前的是两次翻缸后的作品了。鉴于前两次最终都是草爆缸决定整个好打理的石景缸,设想是山间溪流景。然而事实证明,人懒没得救。。。 几个月没修剪甚至水都没换又变成一缸杂草。。。造景?不存在的。

迷你世界的反推器怎么用,迷你世界怎么用推进器教程(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