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记•曲礼》里就记载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子女,对长辈的礼节,应该是在冬天的时候体察到天气寒冷,要尽量为长辈创造温暖的环境;
夏天的时候要考虑到天气炎热,尽量能为长辈创造凉爽的环境。
所以后世人解释这句话说:“温以御其寒,凊以致其凉。”
所以,各位看到了,这个内容在过去,并非是单单教育小孩子的。
《礼记》是培养君子品性的,也就是说大人也要学习。
这里面的“为人子之礼”,更适用于我们成人孝敬老人。
只要你有父母长辈在,你就要深刻体察老人的生活环境。
冬天要考虑老人的居住环境是否寒冷,要为老人改善;
夏天要考虑老人的居住环境是否太热,同样也要想办法调整。
所以,《弟子规》的这个内容是取自《曲礼》。它并没有非要孩子去给父母暖被窝,给父母扇凉席,
那是汉代的黄香在学习了《礼记》之后,遇到了这种情况,这个九岁的小孩子自己的发明,
因为他爱父亲,所以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所以,如果谁说《弟子规》迂腐,非让小孩子去暖被窝,导致父子没有平等的人格,培养了奴性,其实是不对的,
那是不了解《弟子规》里面内容的来历。
人家讲的只是让你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强行规定孩子去做什么。
这种体察父母生活环境的想法,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而黄香的故事,严格地说只是某个孩子,用他自己的办法实践了《曲礼》的“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的一个故事,并非《弟子规》里面本来就有的内容。
虽然孩子有这样的孝心很可嘉,但是并没有强迫大家都去暖被窝的意思。
只是大家总是用它来说事儿而已。
可见,讲一个教材,如果不看它的全貌,就很容易被大家凭直观给否定了。
这种关爱父母的方式可以因时代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内容,但这确实是一种感恩教育。
一个人人懂得感恩的社会,才能老有所养,和谐幸福。
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如果我们只会观察别人的“恶”,最后一定深受“恶”害
那么,为什么作为子女,我们要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呢?
大家不应该一味死学去暖被窝,而是要考虑到出发点,是因为爱父母,有孝心,所以做出关爱父母的举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了解这些呢?因为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教育。
这是一种能力,就是“体察温暖”的能力。
我总是讲,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的生活,依赖于周围的一切。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对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态度就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得法,就很难有这种感觉。
因为现在家里的孩子少,家长非常宠爱,看到孩子的笑脸,简直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这是很多家长对我讲的原话。
而家里的老人,常常更加溺爱孩子,这样就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完全的付出环境。
这就容易出问题了,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为了他存在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很多现代教育理念讲究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平等,这是对的。
可是为什么在中国这种理念会受到欢迎?
因为家长特别希望打破之前的“家长为尊”的状态,为自己对孩子好找到理论根据,正好两者符合,所以这种理论大行其道。
但是这个理论通常只是家长拿来作借口而已,并不是真的学习应用。
部分家长讲的是平等,实际上做的,是“孩子尊,家长从”。
孩子只要一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立刻全到位:“宝贝你要吃点什么?”
可是当全家吃饭了“父母呼”的时候,孩子是可以继续玩耍,根本不需要按照你的时间表走的。
当孩子觉得这世界的一切就该是为自己准备的,一切都该顺着自己的时候,
就容易形成心理定式,将来长大了,受苦的却只能是他自己。
我们这个社会复杂极了,每天在你的周围,都是有善有恶。
如果你只会观察体悟“恶”,则世界在你眼里可能都是坏事儿;
如果你再回馈“恶”,则世界就会朝着恶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能尽量多地体会“善”,感受温暖,则你眼中的世界会是美好的;
你如果再回馈美好,则你的人生会很幸福。
但是,这两个能力却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演练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将来与社会关系的互动。
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父母养育孩子是非常艰辛的,从婴儿时期的一把屎一把尿,到夜里的无数次起床喂奶,到孩子生病时去医院的奔波,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
虽然他们看着孩子的笑脸就觉得有所回报了,但是,过程还是艰辛的。
对于这种艰辛,绝大多数父母可能从来没有想要回报,
实际上我总是说,我们也无以为报。但是,感恩之心却是必须有的。
感恩也是需要能力的,至少,你需要体察到对方的温暖与付出,才会感恩。
如果连体察的能力都没有,则会无视对方的付出,还谈什么感恩呢?
如果一个人无视对方的付出,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所有人都应该自然而然地对他好,
那么,当别人稍有差池,这个人立刻会发现,会体察到恶,于是觉得别人对不起他。
也就是说,他很快会生活在挑别人的错的日子里,最后生活得越来越糟糕。
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后往往会特别痛恨父母的原因。
古人提出要观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努力为父母改善。
为什么这么讲呢?
这是提醒孩子,要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帮助,要对此有所了解,这是世界给你的一种温暖,对这种温暖要有所体察;体察到这种温暖后,你才有能力去体察父母现在的生活状态,知道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不好,哪里需要改善。
古人提出“冬则温,夏则凊”,是让我们体会父母的爱,然后再用爱去温暖父母。
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体会到世界给自己的温暖,并以自己的努力去与这种温暖互动,发出自己的爱。
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的人格上的平等。
这样的孩子,决不会一味索取,稍有不满足,就与世界为敌。
要记住,毫无感恩之心的索取,并非平等。
所以,“冬则温,夏则凊”并非是让人去暖被窝,而是古人培养孩子“体察温暖” 的一种方式。
是要求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然后用自己的温暖去与父母互动的一种方式。
这种小小的互动,会引导他一生走向阳光。
你的一言一行就会影响孩子的言行,慢慢地他(她)也会想到要照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