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背景,次北固山下创作背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11:16:34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是我们中学最先接触的写景名篇,他是初唐诗人王湾的代表之作,不可小视的初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其诗风清丽明朗,自然抒怀,或山水、或情趣、或用典、或寓时,兼怀思乡寄友,皆有所致,一改魏晋以来之文辞浮糜艳夸,与初唐另一清丽派诗人王绩共同开大唐山水羁旅派之先河,功绩卓著,与中唐后来之山水鼻祖‘’王孟‘’相较,年稍于前,其发端之基奠不可谓不重也。

这篇诗作诗风清丽,节奏紧促,想象力又极为丰富,尤其中联两句成为古今脍炙人口的佳词名句,更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几百年文坛纷争。

两点疑问:1.【诗词背景】 一说诗人是在由楚入吴游山玩水途中路过北固山兴起而作,一说诗人在赴升迁位上路过眼见江南初春景细腻之作,结合诗人年纪及后面思乡情节,作者已在江南为官多年,眼前的江南春色不知看过多少,对于吴中之清丽笔法也是捻熟于心,这样的写景作品应该有很多,为什么突如此写出景色之清丽壮阔呢?肯定与作者当时的心情密不可分,兴致之高,才出佳作,而不限于是青年游山玩水之品。联想于太白青年所作,‘’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少年的豪侠气魄,满满的友情热烈。再有,本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显然是抽象与形象逻辑思维的混搭,是不是实景有待一考,但这种丰富又富有理趣的画面感,应是壮年所为,基于此,我更相信是后者。

​2. 【实景?虚景?】 就是这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上联的时间节点的错落感。这一联被誉为富有哲理理趣的千古名句,那种时序更替、新旧轮回、跨越时空的壮阔感、自然美和使命感,让我们凝滞、久久沉浸不能自拔,无与伦比。而反观上联,仔细品味,‘’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同样的精彩大气、对仗工整,可与下联显然不在一个时空,是白天之江上阔景与帆航痕迹,而‘’海日残夜‘’句又是黎明太阳初生之景,按诗的一般写作逻辑来,当写统一时间之情境,换笔来说,只有远近高低的层次,时间点也不能差太多,而这里明显出现时间的断层,所以我敢大胆断定,此是诗人生发联想而得的虚景,而不是实景,借以引起下文。[胜利][嘿哈] 其它,有待诗友们继续讨论吧。一首小诗结束我今天的话题。[得意]

​《观王湾北固山》

文/陈晨[玫瑰]

煌煌贤圣山河结,

词曲哀哀诗奋灼。

旷如海日生残夜,

一句深功废纸多。

2022.11.1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