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梁父吟什么意思,志为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02:15:32

诸葛亮

看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志 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这段话评价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这就是: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分明,不以人情作依据。

这是诸葛亮正直无私、以法治国的一面,陈寿形容诸葛亮是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这也就印证了诸葛亮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的说法,从诸葛亮在历史上中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的名士,不屑于使用晏子那样的阴暗手段去残*勇士,而是根据法律来治国,如果犯了法,则由法律来处置,而不是使用个计谋去*人。

出师表梁父吟什么意思,志为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什么意思(5)

诸葛亮与刘备

诸葛亮时时吟唱《梁父吟》,就是为了告诫自己,绝对不会做晏子这样的人物,晏子对待勇士采取的是用计谋*害的办法,那么诸葛亮对待同僚和政敌是如何处理的呢?

1、诸葛亮对待关羽

刘备对诸葛亮稍微好一点,关羽和张飞就不高兴,诸葛亮也没有说什么,后来刘备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军,诸葛亮听说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时,担心关羽不服气,还提醒了刘备,说关羽听说黄忠受封一定会不高兴,但刘备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话。

关羽曾经写信问诸葛亮马超才能如何,诸葛亮说马超跟张飞一样,是彭越、英布那样的英雄,不如关羽这样的美髯公,这信是诸葛亮主动示弱,甚至是故意奉承关羽,为的就是蜀汉的内部团结,可以说诸葛亮为了大局,并不计较关羽的一些不良行为。

2、诸葛亮对待魏延

魏延是刘备提拔起来的军事人才,性格跟关羽差不多,谁都看不起,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掌权,对魏延非常重视,甚至是护短,魏延跟车骑将军刘琰不合,诸葛亮让刘琰跟魏延道歉,这不是护着魏延吗?

出师表梁父吟什么意思,志为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什么意思(6)

诸葛亮说魏延

魏延老是欺负杨仪,甚至拔出刀要杨仪面前晃,这肯定是魏延不对了,但诸葛亮并没有处罚或者责备魏延,只在两人当中当和事佬,这明显就是偏袒,而且不断给魏延升官,魏延的死是自己作,不听从命令,又攻击杨仪,导致被杨仪所*,与诸葛亮无关。

3、诸葛亮对待李严

李严算是诸葛亮的政敌,刘备去世后,李严不满诸葛亮专权,经常在背后给诸葛亮使绊子,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被诸葛亮联合几十名朝中官员弹劾,诸葛亮最后把李严贬为庶人,并没有*他,同时李严还一直幻想诸葛亮会重新启用他,诸葛亮去世,李严听说后,认为不会再有人用他,也去世了。

诸葛亮对付李严这样的政敌用的是光明正大的方法,以至于李严都不认为诸葛亮是害他,这就是诸葛亮的公正,处罚你,让你没话可说,让你服气。

4、诸葛亮对待刘封

出师表梁父吟什么意思,志为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什么意思(7)

诸葛亮与刘备

刘封算是诸葛亮唯一建议处死的人,这也刘封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刘封一直在仗势欺负人,比如孟达,手下有三千部曲,官也比刘封大,但是经常被刘封欺负,如果刘封不是刘备养子,他也不敢欺负他人吧。

就是刘封这个养子身份,再加上刘封性格桀骜不驯,诸葛亮担心刘备去世后,刘封会产生偷窥帝位的想法,引发蜀汉的叛乱,如果再有蜀汉内部的敌人引诱的话,会危害到政权稳定,所以诸葛亮建议刘备处死刘封,是为了政权稳定,而刘备自然不傻,只有刘备认为正确的建议,他才会同意。

这些就是诸葛亮对待他人的态度,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处事与性格特点,至少在诸葛亮一生,从来也没有使用计谋害死谁的事情发生,诸葛亮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是正直无私的,他用法律和制度对付所有的人,让所有人无话可说,他一生清贫,正直无私,高居权位而鞠躬尽瘁,手握大权却死而后己,这就是诸葛亮。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