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03:39:28

真理二字,最早出自南朝梁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真理虚寂,惑心不解,虽不解真,何妨解俗。” 意思是最纯真的道理都是虚无寂静的,让人迷惑不解,虽然不能理解,但是不妨碍对它的运用。南朝玄学盛行,这种源自道家玄之又玄的真理,非科学之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1)

【唐】方干《游竹林寺》: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前六句写古寺幽虚之景,最后两句恰如李涉“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但较之写得更具化,因而也少了点意趣。至唐,真理更多的由佛理构成,亦可见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对道教的吸收融合。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2)

【唐】 卢鉟《勖曹生》(节选):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游蜂采掇何时已,只恐多言议短长。

曹生喜欢上一个叫丹霞的营妓,卢鉟便写了这首诗劝慰他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心王”即心,心不定,则容易被花样美人这些眼前的事物所迷惑。定心,不仅可以探求事物的本质,也能避免别人的闲言碎语。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3)

【唐】罗邺《题终南山僧堂》:九衢终日见南山,名利何人肯掩关。唯有吾师达真理,坐看霜树老云间。

不得真理者,为名为利忙忙碌碌,又怎舍得“掩关”舍弃?得真理者,坐看霜树慢慢变老。所谓真理,大概首要的一条便是放下名利,乐得其所吧!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4)

【宋】石敦《游北山》(节选):游子三三仍五五,落花白白更红红。须知满目皆真理,面壁何劳学苦空。

这首诗由游春而感发。石敦理学功底深厚,与朱熹交好,他将探求真理的办法,由佛家的“掩关”、“掩关”、“学苦空”,转而向世俗的“满目”中去寻找,进而形成宋人皆以为“真理”的理学。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5)

【宋】齐禅师《呈云盖智禅师》:说法无如这个亲,十方刹海一微尘。若能於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见一人。

如果能明白“十方刹海一微尘”这个真理,那么这广袤大地上,又何曾会见一个人?

虚寂什么意思,假寂什么意思(6)

【唐】 宋之问《题鉴上人房二首》: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何为真理?这六首古诗词给你答案!千古名句读懂了,生活更从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