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释义:
迷蒙的青烟和清冷的月色笼罩在冰冷的秦淮河上,夜晚的小船都停泊在秦淮河酒家的边上。
酒家里那些卖唱的歌女们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亡国,隔着江水还在卖力的唱着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赏析:
这首诗明显就是杜牧早年的作品,年轻时的杜牧可以从这首诗中一窥其志。
对时局的担忧,对朝堂的不满,对醉生梦死的百姓们的无奈和对自身志向不得伸的悲凉都写进了这首诗中。
自古吴越就是风流地,而秦淮河更是其中翘楚,但凡描写秦淮河的诗句,多以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为主,而杜牧却有不同,他将秦淮河描绘的冰冷凉薄。即便是本该热闹非凡的夜晚,也只是淡淡的用一句近酒家带过。
可见此时诗人的心中,对世事时局的担忧,就连那满眼的灯红酒绿都不能排遣。
之后笔锋转到本该是莺歌燕舞的画面时,他却用了一个“亡国恨”,虽然杜牧生于晚唐,大唐帝国风雨飘渺,但要说亡国,总还不至于如此悲观吧,足见他心中对朝堂那些蝇营狗苟之辈的不满。
最后用《玉树后庭花》结尾,更是突显了在杜牧眼中整个社会的病态,似乎上至权贵,下到百姓,没有人在乎帝国的未来,也没人在乎是否会亡国,有酒且醉的心态充斥了整个社会,让杜牧看不到一丝发愤图强的可能。
写下这首诗的杜牧,可能在心中多少已经有些绝望了,似乎在不远的未来,他就可能看到帝国坍塌的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