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意义,介子推的什么精神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18:47:00

介子推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后世尊称为介子,进入诸子百家的行列。介子推的生平事迹史*载较少,因为他长期跟随晋国公子重耳转战于各诸侯国长达一十九年,周朝《春秋》对重耳逃亡都不多记载,其手下人等情况记载更少。现仅存于《左传》有重耳君臣的部分零星资料。

介子推生年不详,卒年按晋文公重耳登基次年火烧绵山即公元前636年计。根据民间流传,家乡生长及活动轨迹,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介子推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于夏县裴介村,葬于绵山(后改为介山)。

介子推大半生过着流亡生活。晋国蒙难,公子重耳逃国,跟随着仅5至8人,介子推是最忠实的足下。在一十九年的流浪生活中,重耳的随从有居功自傲者,有半途而废者,有携金出走者,唯有介子推从而一终,无怨无悔,忠君报国,割肉奉君,弃禄辞官,隐居孝母,诠释了中华民族忠君爱国、忠孝两全、忠义仁勇的崇高品质。介子推历尽千辛万苦,十九年追随重耳,新君复国建国后,他又由一名义士变成隐士,实践并丰富了忠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库,因而后人尊他为介子是当之无愧的。

春秋多义士,其中介子推为义士之首,他践行的是君臣之义,兴国大义。较之豫让、程婴、荆苛的知恩图报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晋文公兴国复国大业任务完成后,介子推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隐归山林,为母行孝。他认为邀功自居是鄙夷的盗窃行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抨击了追随文公的能臣良将的功利思想。

正是邻人的打抱不平,也得益于晋文公的幡然醒悟,才造就充实了一个清明节,才新增了一个寒食节。清明时节,历代文人墨客写了无数清明诗,但仍要以介子推的清明诗为源头: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主公勤政勿忆我,

忆我之时应自省。

竹简遗君寄吾愿,

兴晋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意义,介子推的什么精神(1)

正是介子推"兴晋清明复清明"的激励,60岁才起步晋文公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成就了晋国强盛的霸业。

介子推作为春秋时期一代义士之首必然有过人之处,其中忠君爱国之心是符合当时历史环境要求的,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对精英人士所期待的品格。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因为忠君往往寄托着爱国情怀。儒家思想先由孔子定位,表现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礼义,最精华之处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后来经孟子发展而成"民为贵,君为轻",扩充了民本思想。介子推的行为并非愚忠而是爱国,只是以"忠君的典范"形式表现了爱国的内涵。介子推作为重耳仆人,也必须是晋献公旧臣。在献公宠信骊姬乱政谗言,灭正扶偏,灭长扶幼后,介子推也是做了慎重的选择,他把兴国兴晋的重任寄托在重耳身上,所以他才能在日后十九年南征北战,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换取主公的强壮,这不是一个简单化的"愚忠"二字所能摡括的精神情操。就像后世的陈胜吴广起义也要借公子扶苏的旗号而挽救国家,也像三国时刘备以皇家后代而争得三国鼎立之势。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就像方志敏写的《可爱的中国》一样,虽然我们的国家或许破烂不堪,或许羸弱无比,但也絲毫动摇不了我们爱国初心,就像二、三十年代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科学救国"的历程一样。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

介子推追随重耳一十九年无怨无悔,寸步不离,可谓是重耳的生死患难之臣。他能做到割股奉君,不单是忠君爱国的信念支撑着他,其忠义仁勇的品德也是他能做到完美无缺的内在驱动力。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后是兄弟晋惠公追*。重耳经常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单说割肉奉君这一细节,没有极大的勇气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相比于三国关羽的刮骨疗毒有着更大的难度:关羽是华佗为其操作,虽说汗水如雨,尚可支撑;而介子推是自己动手,割肉奉君,难度、疼痛度更剧十分。这也不同于勇士自*身亡,自*是快刀速决,瞬间即死;而割骨奉君是割下自身肉,还要存活下去,继续完成兴晋复国大业,这又是最艰难的选择。从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体系对号入座,介子推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忠勇义士。

从《左传》有限的史料记载中,介子推必是一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人。重耳逃亡到曹国时,曹国通过观察重耳一行人言谈举止,认为追随重耳的五位随从,都可以当国相,一定能辅佐重耳重振河山。介子推同关羽都是晋南人,也都是古代忠勇的化身,这也是我们晋南人的骄傲。

5000年漫长的封建社会,能臣武将达官义士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忠孝两全,介子推正是以自己的伟大壮举践行了忠孝两全。

介子推追随重耳一十九年,从逃亡到立足,转战于各诸侯国之间寻找帮助,其中有和亲送女的,如狄人,齐国,秦国;也有送粮草马匹的,如宋国;多数国家都是礼遇有加。这除了重耳个人经千般磨难形成的人格魅力外,其随从的忠心报国也是各储侯国看好的原因。在楚国时,楚成王问到如何报答时,重耳以"退避三舍"为条件。同秦国结为秦晋之好后,受到秦王的全力支持,出兵伐贼,夺取了晋国政权。介子推以他一十九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精神表达了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对得起君王,对得起晋国。

兴晋复国革命成功之后,介子推又能抽出精力,专司孝母职责。长达一十九年战乱生活,介母独自在家,想儿盼儿能跟上儿子母随子贵,享几天晚年清福。谁知倔脾气的介子推辞官不言禄,渴望世外桃源的农舍生活,在绵山养母孝母。这也正是介子推的过人之处,他追求的忠勇孝三大目标都接近完成。如果没有邻居城头挂信,如果没有晋文么重耳的后悔莫及,如果不曾放火烧山引介出山等等,介子推不会成为后世敬颂的悲剧人物。看来"自古忠孝两难全"会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呢。

古代提倡"百善孝为先",父母去世官员要辞官在家丁忧,守孝二年半至三年,当然还应以国家需要为准,如武将在外打仗,国家有特殊征召等情况,则以孝敬父母让位于忠君爱国。

介子推的忠君神勇孝老品质,使他成为两千年来的儒家典范,也成为亿万群众敬仰学习的榜样。探索新时代介子推精神的现实意义,无疑也是必要和可能的。

忠君爱国仍然可以引伸为热爱国家的积极正能量。拋开阶级斗争观点,保家卫国依然是历朝历代的民族精髓。几千的封建王朝储侯割据,统一国度的封建帝国,在遭受外来侵略铁蹄践踏的时刻,仍然鼓励着一代代英雄志士的挺身而出。我们说的古代如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同现代郑成功、张自忠、黄继光等爱国志士,那都是同样值得同等纪念的民族壮举。现代社会,更要教育人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具体说忠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的领袖权威,维护党的核心力量,具有高尚的政治品格,不做两面人,都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介子推的忠勇品格,也是激励千秋万代后来者追随学习的素材。由此我想到一位河南姑娘,第一位实践飞天梦的刘洋女士。刘洋第一次飞天就给丈夫写了信,她作了充分的超人的严格训练,作了万无一失的基础训练。但她仍然以极大的勇气,作出了万一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最坏打算。今年她二次飞天,她又向她的俩个孩子做了交代,这是至高无上的忠勇精神的体现。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孝老敬老充实了新的内容和内涵,但孝老敬老永远不会过时,社会养老永远代替不了子女的家庭养老。

来源:夏县文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