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令,与之有联系的文化历史故事也十分丰富,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文人诗客借寒食节来吟事抒怀。
脍炙人口的杜甫名句“春水船如天上作,老年花似雾中看”,便是出自《小寒食舟中作》,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时期飘零异地,那一年的寒食节他正好做在船中度过,联想到自己的凄清境况,写下了这首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有的诗人也会将寒食和清明并题,比如沈佺期的《驩州不作寒食》中便写到:“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寒食节的节日习俗是在这一天要禁烟断火,唐代的时候也称寒食节为禁烟节,诗人元稹便曾在他的诗中写道:“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树绿。”
这断烟火的习俗,总是会引起一些寒士贫居的种种联想,每到这一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发一些牢*。
唐代诗人伍唐珪在他的《寒食日献郡守》中写道:“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说的是自己家中已经断炊很久了,到了寒食节也不需要特意的禁烟断火。
宋人王禹偁也在自己的《清明》里面调侃自己:“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他说自己连晚上读书都要向邻居借火才能点灯,寒食节又何用断火禁烟呢。
寒食节最有名的诗还得说是韩翃的《寒食》,在这首诗中,作者也是在断烟禁火这一传统习俗上面做文章,不过他并没有调侃自己,而是含蓄曲折地讽刺了唐代宫廷“寒食禁火日赐候家蜡烛”的故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宋人李廌在他的《寒食》里面,将皇室寒食节与民间的寒食节做了一个对比,前联写了在寒食节的时候,皇恩浩荡,赐火给近臣,后联则写民间的寒苦,根本就顾不上烟火之禁,民间的疾苦与宫廷的奢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千株蜜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近臣。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这一天也有属于他的节日食物,这个食物就是“饧”,这种“饧”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饴糖,也就是麦芽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饴饧用麦糱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
在很多的诗词中也有关于寒食节使用“饧”的描写,比如白居易的:“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宋九嘉的:“东阳寒食杏花饧”,邓祁笔下的:“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吹暖卖饧天”。
除此之外,由于寒食节的由来总是和介子推的传说关联在一起,很多诗人也会在寒食节作诗词的时候以此为主题,比如黄庭坚的:“人乞祭余娇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这一句说的就是介子推死绵山的故事,当然关于这个传说已经有很多人考证过不实,《左传》、《史记》等书中都没有介子推被焚的记载,并且禁火是周代就有的古制。
由于寒食节禁烟断火,在动乱的时代总是会给人悲凉、惨淡的感觉,所以有时候寒食也会被赋予比喻词的特殊含义。比如:“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这首诗中由于村落都空了,没有人烟,所以将其比喻为寒食一样。
所以说寒食节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节令,它的存在也让古代的文人墨客有了更多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