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建村时,村里人请来地理先生,地理先生说,这块地是出官的吉地,“寮”即“官僚”,百官同僚的意思,“宷”即好地方,吉地的意思,故取名寮宷村。
萧氏一脉成林叶茂深
寮采村里有萧、陈、钟、刘、谢等姓氏,萧姓是大姓。
据悉,萧氏来自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微子于河南商丘,微子在商丘建立了宋国,后来宋国参加朝廷平乱有功,受封萧邑,建立了萧国,尔后子孙均以国为姓,遂成萧氏。
到了宋朝时期,金兵南侵,宋朝国都汴梁被灭,萧氏为避战祸,开始南迁,先在广东南雄珠玑巷暂住,再到鸦岗村(今石井街)定居,而后开枝散叶到广州各地。寮采村的先祖,就是南迁的萧氏一脉。
自此,萧氏后人在寮采村繁衍生息,并陆续分支出去。
据说,现在的花都狮岭、北兴、保良、马洞,人和的西成,清远的溪头,佛冈的龙塘,以及附近的米岗、雄伟、红旗村的西贤庄、沙亭岗、长沙埔、新陂等地的萧氏,都是从寮采村分支出去的。
如今,每年的清明节、春节,从寮采村分支出去的萧氏后代,都要回到村里的祖祠祭拜祖先。
一诗绘尽寮采四季美
放眼白云,难以找到一个村,四季美成一首诗。
以前寮采的田地很大,流溪河两岸从竹三至马鞍山段,当时的寮采村在流溪河有三个码头:上竹洲、下竹洲和现在花都的石角圩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