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铜不是一种单一金属,而是一种合金体,一般分镍白铜和砷白铜两种,镍白铜又根据不同合金比例又可以分为普通白铜、铁白铜、锌白铜,古钱币界和泉学书籍资料中所称谓的白铜钱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俗称的“白铜钱”与事实上的白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两个不同质的范畴。
以砷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少于10%的比例)的铜合金称砷白铜,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As,有灰、白、黑三种同素异形体,质脆、有毒,与铜可制成合金。我国最早出现砷白铜记载是在东晋时的炼丹书中。但是砷白铜的炼制难度很大,而且因含剧毒,使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可能制作一般物品,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件砷白铜制品。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镍白铜,我国最早记载镍白铜的古籍文献当推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白铜、杂药”。说明东晋即有白铜出产。镍白铜主要生产于云南、四川一带,官府将之作为重要矿产资源和贵金属严禁民间开采,经允许开采冶炼的白铜厂家应向官府纳税,如明白铜厂课税五两四钱八分。
但总的来看,白铜的生产量不大,并且由于贵重,被主要用来出口。从十八世纪开始,中国云南出产的白铜及白铜物品远销欧洲,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1735年法国人杜赫尔德在《中国帝王志》中记载当时的欧洲贵州特别欣赏中国的白铜,谁要拥有几件用中国白铜制的餐具,那就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不论是砷铜合金还是镍铜合金都是因为它们色泽润白如银(也有称镍银的)而称白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它的主要特性耐化学腐蚀,几乎不生锈,但它属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材料,铸造性能很差,难以加工,制模难度大,冶炼技术复杂,所以不可能大规模制作流通中的白铜钱,而只能制作少量的母钱或样钱,这就是我国即使有白铜材料,而白铜钱却十分稀少的主要原因,从实物看,即使是白铜生产量较大的清代和民国时期,也没有大批量的用来制作钱币,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国古钱币资料、目录中,也常常将一些白色的铜钱标明为白铜钱,甚至一些权威的钱币学机构或组织在其著述中和进行交流活动中,也沿用旧俗,过去,检测技术不发达,古铜钱的合金成分难以探测,将一些白颜色的铜钱冠之为“白铜钱”,应情有可原。
事实上已有许多著名的学者早就注意这个问题了,并且明确指出,俗称的“白铜钱”根本不含砷、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而是锡铅合金过多的原因造成的,原因虽还有待考证,但至少否定了“白颜色的铜钱都是白铜钱”之说。
我国历代古钱币中出现白颜色的铸币主要集中在隋、唐、北宋和清、民国五个时期这是什么原因?
白铜钱与白色的钱概念混淆,应该怎样区分和断代?白色的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人为还是自然生成?是先天性(铸时)还是后天性(自然环境影响)?
如果象一些钱币研究者分析的那样是锡含量过多,导致钱体发白,那么应有大量类似的白钱出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往往在大量的窖藏古钱中只有少量的几枚白色的钱,从目前各种钱币目录上看,不论标明的是真白铜钱还是假白铜钱,都是非常稀少,说明对它们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轻易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白色的钱(不是白铜钱)出现表明币质开始走劣,是一个政权衰落的象征(2)。果真如此?搞清以上这些问题,对了解古代钱币的铸造技术、货币制度、材质选用、锈蚀机理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白铜到六朝时才出现,但当时的冶炼技术、制作水平等还没有达到用白铜制作物品的程度,更不用说钱币了。
到了唐宋以后,特别到了宋代,不论是白铜冶炼生产、铸造技术、合金配比等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白铜作币材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但白铜无疑在当时是一种比较稀少的贵金属,不可能大量生产和大量制造物品,目前所发现的白铜物品大多是明清以后制作的。
所以,北宋时,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铸造少量的母钱和样钱,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已有几十种北宋白铜钱(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被发现。从各种资料列举的白铜钱来看,基本上集中在北宋徽宗时期,以祟宁、宣和、政和钱为多。
宋徽宗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钱高手之一,出现在那时并不足奇,有资料将“通”字平头,走之底平足,“宝”字大斜的祟宁通宝折十钱,称为中国镍白铜之祖,是有道理的,但从实物不断被发现的情况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
从现代科学技术检测等不同角度,对白铜钱的生成情况进行了粗浅的综合考察,可以说明,北宋以前出现的所谓白铜钱实质上属白钱的范畴。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白铜铸钱属于试验性质,只有北宋或以后才具备了真正铸造白铜钱的一切条件。
唐早期开元通宝中还有一种颜色发白的钱,轮廓深峻,精美异常。看起来却发青白色,甚至有发灰蓝色的)„„。这种泉界所谓的白铜开元通宝,经现代科学技术检测为:铜72.1%,锡19.2%,铅4.4%,硫2.2%,只含微量的镍元素,根本不是什么“白铜钱”。在当时称其为‘青钱’。
非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为什么会呈现白色。
一是锡铅含量较高。这已被大多数泉学家所认同,青铜铸币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铅、锡,铜是主体,铅锡为辅助性配剂。铅锡的不同含量既影响质量又呈现不同的外观颜色,有专家将颜色发白的古钱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这些钱锡的含量一般超过20%,铜的含量低于80%,也就是说,当锡超过20%,铜低于80%时,古钱泛青白,造成这种情况有三个方面原因,一个是为了降低成本,人为减少了铜的比例,加大铅锡含量。
因锡铅在我国古代产量丰富,属廉价金属,但铅锡比例又不能太大,大了影响铸币的质量,隋五铢中发白的钱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第二个原因受技术因素所限,币材合金比例把握不准造成含铅锡过大,使所铸币发白发青。隋唐以前出现的颜色发白的钱太多属于此类。
第三个方面原因属试验性质,如唐青钱。二是锈蚀影响。古铜钱主要是三种金属以上的合体金组成,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古钱表面发生颜色变化,即所说的锈蚀,一般来说,铜钱在酸性土壤中呈绿色,在碱性土壤中呈暗红色,在中性土壤不易生锈或锈蚀不大,为本色,象铅锡含量较大时,一般不易生锈,如隋五铢白钱和唐开元青钱等距今1300—1500年,依然锈蚀不大,有的基本无锈。
但有些含锡比例不很高 (10%—20%)古钱,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产生化学反应。有的锡直接渗到表层,即所说的“锡汗”或“白斑”,有的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银灰色的二氧化锡(SnO2)。使这些钱币看起来都呈白色。
三是自然生成。指即铸钱时的原生矿中含有少量的银、镍、锌、甚至砷,所铸古钱中因含银、镍、砷等元素而呈白色, 四是人为因素。恐怕主要指心理因素。因为白铜钱在我国铸币史上有一种特殊地位,它不仅稀少(多为母钱和样钱),而且其身世、铸造情况、存世情况等等还未完全弄清,这一切吸引着古钱爱好者去搜集、去收藏、去研究。
所以白铜钱就成了众人涉猎的目标,因没有明确的白铜概念和相关史料,所以人们往往将一些似白非白、淡黄、灰、青等表面颜色的古钱称为白铜钱,近几年发行的各种钱币刊物中刊载发现白铜钱情况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大多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