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是谁创办的,白鹿洞书院为什么称为第一书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2 04:27:20

白鹿洞书院是谁创办的,白鹿洞书院为什么称为第一书院(1)

2016年10月29日留影于铅山鹅湖书院

编辑手记

我们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江西,诗书礼仪之乡,文章节义之邦;我们江西,茶文化、书院文化、临川文化……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江西的书院文化之所以独树一帜,枝繁叶茂,作为一种有效载体的书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让我们走进目前仍然存在于“江南西道”的一座座书院吧。

白鹿洞书院

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阳的“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曾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湖南岳麓书院一样,是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这座书院,在李唐时原来是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当时,李渤养着一只白鹿,终日形影不离,人便称其为白鹿先生。日后,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这里修建亭台楼阁,引来山泉,种树植花,使之成为了一处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游览品茗的佳处。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状如同一洞,故而取名为白鹿洞。

到了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这里建立“庐山国学”。宋代初年,经过扩充改建,成为白鹿洞书院

值得一说的,是《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仅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内涵的教育思想,还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书院办学的模板。

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

信江书院

上饶市区南屏山北麓的信江书院,“钟山峙于后,灵山揖于前。”

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的信江书院,为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曾被称为曲江书院。康熙五十一年经过扩建后,称为钟灵讲院。乾隆八年因在后山建楼祭祀朱熹,更名为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开始,称作信江书院。

走进鸟名山更幽的信江书院,可以看到钟灵台、春风亭、一榻轩、夕秀亭、魁星阁、谷神道院寮舍、浮惠殿、经训堂等,古色古香,有着久远的年代感。

曾经在不算短的一段时间里,这座古老的书院,是上饶人文鼎盛、文脉绵长的代名词之一。

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所在的铅山鹅湖山山麓,系武夷山支脉。鹅湖书院,因山上的鹅湖而得名。

当你来到书院,可以看到古木森森,绿色郁郁,回廊曲径,清幽静谧。布满历史包浆的牌坊、御书楼、泮池、后殿等等,无一不让你回到当年,想象当年。

南宋时期,风行儒家学者们四处讲学,为此书院众多。淳熙二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大腕会讲鹅湖寺,“相与讲其所闻之学。”

他们辩论的主要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氏兄弟呢,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双方都是高手,旗鼓相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这次辩论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助推中国理学继续朝着纵深开拓。

白鹭洲书院

诗仙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当然,吉安的白鹭洲,并非李白所写的白鹭洲。

吉安的白鹭洲,位于市区东部赣江当中的双水夹流之处。白鹭洲以白鹭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吉安古为庐陵郡地,两宋以来,这里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文荟萃,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

白鹭洲书院名列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学府。

白鹭洲书院的创始人江万里,都昌人,著名的爱国丞相,名族英雄,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的领袖。元兵南下进占江西,其时家居鄱阳的他,坚贞不屈,宁死不从,投水自尽。

翻开《白鹭洲书院志》,有“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皆出其门”的记载。

叠山书院

叠山书院,位于弋阳县城东,濒临信江。书院建筑古朴宏伟,礼堂大门金匾上的“叠山书院”几个大字,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之手。

叠山书院,原先是南宋学士谢枋得早年潜心苦读之地。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羸弱的南宋被元朝灭亡时,他全家殉难。元代仁宗延祐五年,当地民众冲破地方官府的重重阻挠,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建成这座书院,纪念谢枋得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彰显他的壮烈气节。

自元、明、清以来,叠山书院一直是赣东信江流域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培育出了大批俊杰英才。1916年至1919年之间,赣东北大地上引领时代前行的一批先驱,曾在这里孜孜求学,寻找救国于危难之际、拯民于水火之中的真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