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由来,白鹿洞书院简介 图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2 04:02:59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和礼仪文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如果一个人连喜好都没有,那可能生活都很乏味,没有意思。喜好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有人爱聊天、爱说话,嘴闲不住,这也属于喜好。有的人就好抽烟,一根接一根。有人好喝酒,不喝酒难受,但是有的人是喜欢喝完酒之后的那个状态,有的人是喜欢酒本身的香醇,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读书人”的喜好。

古代读书人的“喜好”

很多小伙伴感觉没必要说,因为读书人的喜好不就是“读书”吗?今天李夫子要讲的恰恰不是“读书”,而是说一说读书人的追求,无论古今,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名校”!说起“名校”那就不得不提到封建王朝的巅峰“宋朝”了,在那个年代宋朝诞生了很多闻名天下的书院,其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的“清华”、“北大”。正是由于“爱读书”的喜好,让很多文化人相聚在这些古代的书院,掀起了书院文化的风潮。

白鹿洞书院由来,白鹿洞书院简介 图文(1)

古代书院的形成和演变

古代书院和今天的大型补习班,或者是私立学校在形式上比较像。但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最早的两个书院叫“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出现在唐朝贞元年间,他们是官方设立的“皇家图书馆”,主要的职责是藏书、校勘,同样也是伺候皇帝读书的御用图书馆。在古代,皇族就是引流潮流的风向标,所以很多民间的读书人看到皇家有这么一个有名的文化机构,也都来附庸风雅,纷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建一个书社,为了好听一点就起名为“某某书院”。随着一些有标杆性的大儒们也这么起名,书院的IP就彻底火起来了,尤其到了宋朝,不仅民间书院文化兴起,还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书院制度。

白鹿洞书院由来,白鹿洞书院简介 图文(2)

这其中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这就跟大家追热点,追着追着自己就红了,就比如“夸父逐日”,到最后小伙伴们也不关心太阳,反而关心起夸父来了。最初的皇家书院就是在民间书院文化的兴盛中被人们忽略了,如果现在李夫子对大家说“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那大家肯定都很熟了,因为他们都非常的出名,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宋朝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环境引起了书院的兴盛?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急于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统一中央集权。相比于稳定政权这种大事,读书这个事就太虚无缥缈了,官方也没有功夫搭理你,这个时候就得“私补公缺”。 官方顾不上搞教育,民间读书人就开始急了,没有官办的,咱们就自己弄,好歹有学上。后来北宋的社会稳定了,皇家回头一看民间教育开展的不错啊,沿着书院教育的路子走,不仅发展了教育,还有利于社会和谐。于是朝廷就开始对书院进行官方扶持。比如宋真宗就向“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优秀的民间书院,赐牌匾、赐书本,还给学田,等于你这一开店,官方就给你颁发营业执照,划定了店面,还给你供货,所以说官方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

白鹿洞书院由来,白鹿洞书院简介 图文(3)

等到了南宋时期,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宋朝内忧外患频发,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就充满了“名利至上”的风气,有深重的社会责任感的大儒们就开始通过办学的方式要改变下一代,同时也为政坛储备人才。从这个时候开始,书院也就成为了具有学术交流、宣传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机构。总之在宋朝,不管是政局稳定不稳定,书院都是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应有的教化作用。

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

这一说到书院,很多小伙伴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画面,“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头坐在上边,一堆学生坐在底下摇头晃脑”,这是咱们对书院的刻板印象。其实古代的书院教育很科学,事实上在“传道而济民”的思想指导下,古代书院也跟我们今天的文理分科一样,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采取“分斋教学”的方式,主要教授两科,分别是“经义”和“治事”。“经义”就是咱们熟悉的儒家经典,主攻“四书五经”,有时候也有一些理学大师到书院来讲学,这个时候学生就学习他的著作或者讲义。“治事斋”主要负责分科教授治民、水利、算数、讲武等专业。你想学理工科也是可以的,那个时候的学院教育是很注重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资质进行因材施教,同时也会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要是你想多学点的话也没问题,就跟今天辅修双学位一样,兼修多科,只要你有精力就行。

白鹿洞书院由来,白鹿洞书院简介 图文(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