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谭:总有自己的观点。精于地产,爱好文学,喜欢电影,欢迎关注,多多沟通。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该诗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柳絮与落花处处飞舞;寒食节到来,皇宫花园的柳树随着东风摇摆招展。夜色降临,汉宫里宫女用火把将蜡烛一个个点燃,路上柳木榆木做成的火把,散发着阵阵青烟被送到王公贵族的家里。
词句注释:1、汉宫:指的是汉代宫殿。2、传蜡烛:指的是用火把(火种)将蜡烛一个个点燃。3、青烟:指的是火把冒出的烟,而非蜡烛。4、五候家:原指五个皇公贵族,此处代指百官。
诗歌解读:该诗字面容易理解,但因为唐朝文化背景较为复杂,该诗被绝大多数认为是一首讽刺诗。其逻辑是:因为寒食日的传统是全民禁火,百姓不准点火,作者通过汉代皇宫贵族薪火相传的描写,讽刺大唐皇家作威作福,专权腐败。百度收录的评析也是以此腔调为主,然后以讹传讹,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这样的解读与评析简直是扯淡!
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一下几个人文背景。
1、寒食由来: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寒食节为期三天。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年轻时候因为王位之争被迫流浪各国十九年。在这十几年间,家臣奴仆纷纷离开,有个大臣介子推不离不弃。有次他们的粮食被人偷走,重耳饿的几乎昏过去,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耳煲汤,救了重耳。重耳十分感激,承诺以后必定好好报答介子推。后来重耳回国当了晋王,并且励精图治成为晋文公,封赏了很多大臣,但他却把当年的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认为忠君爱主是自然之事,也不求封赏,就悄悄逃到山里做不食君俸的隐士。有人提醒重耳,重耳恍然大悟,痛恨自己忘恩负义,就去找介子推。但介子推带着母亲隐匿在绵绵深山,无法找到。重耳听人建议,放火烧山,但并没有将介子推逼出。山火熄灭后,他们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双双被烧死;又在介子推抱着的柳树洞中发现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原来是介子推写给重耳的诗,勉励他勤政为民,清明为君。重耳悲恸万分,非常后悔自己的放火行为,将介子推厚葬在柳树旁,为了忏悔和纪念介子推,他昭告天下,把放火那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止生火三天,百姓都吃冷食。第二年,重耳去祭拜介子推,发现那颗老树已经重生,杨柳飘飘,随风舒展。重耳十分高兴,好像又见到了介子推,于是把那天定为“清明”,意思是要继承介子推的遗言,清明为君,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当然,以上只是传说,春秋时代的介子推也不可能写出那首格律诗。魏晋以后通常在清明节前的一二日为寒食断火之日,至清明日,则要重新取火,吃熟食,时俗称为“取新火”。
了解寒食的由来,可知以下几点:寒食全国禁火,为了纪念介子推,宣召君臣之谊;清明为提醒君王勤政清明,重新取火。
2、唐代传统
因为寒食和清明期非常接近,唐朝体制将寒食节融入清明节,两者合二为一,并规定前后放假七天,禁火、扫墓、取新火等传统习俗在一个大节日里先后举行。这就成为唐朝的寒食节(也为清明节),寒食日和请明日都在包含这个节日里。现在社会我们普遍不过寒食只知清明,也就是从唐朝演化而来。唐朝清明日“取新火”是很隆重的仪式,皇宫内尚食局太监于宫殿前钻榆木取火,先钻得火者,皇帝赐绢及金碗作为赏施;民间百姓也以各种形式取火,并送到宫前,贡献皇帝。唐代皇帝会将火种赐给百官大臣,此为“赐新火”,是唐代重要的宫廷仪式之一。如韩愈有《寒食直归遇雨》诗;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韩浚、王濯等亦有《清明日赐百僚新火》系列诗。因为唐朝寒食与清明节同在七天假期之内,所以,窦叔向诗名《寒食日恩赐火》、韩濬诗名《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其实说的是同一个节日,同一个事情。新火用柳条传赐到大臣家门,被赐家族将把传火的柳条插在门上,以示门楣光耀。结合重耳与介子推的传说,赐新火一则表示皇恩浩荡,彰显君臣之谊,提醒百官清明为官、勤勉执政;同时,也向天下告示,禁火解除,从此可以生火,吃热食了。
所以,诗中寒食节(或说清明节)生火、传火是在全民禁火之后,生火之前举行的;是皇公贵族、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是普天同庆,君民同乐,不存在只许当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因此,该诗更不可能是讽刺皇帝官员的特权腐败之意。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唐代:韩濬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
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
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
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
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
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寒食日恩赐火
唐代: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寒食直归遇雨
唐代:韩愈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
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
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3、作者遭遇
据孟棨《本事诗》载:唐德宗很欣赏此诗,特意赐予韩翃“中书舍郎”职务,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怕被人弄错,将这首诗亲笔写在批示上,并注明:“与此韩翃。”韩翃因此诗得职务。为什么呢?
首先唐德宗通过这首诗知道韩翃很有才华;同时他在诗中看出韩翃有酸溜溜的情绪——因为皇帝赐新火于百官,却没有赐给他,玄外之意是一种落寞。那么,他既然有才华,也有入朝出仕的意愿,就给他一个官职做做。所以,韩翃并非在讽刺皇公贵族,而是很晦涩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而已。如果该诗是讽刺诗,唐德宗恐怕韩翃永世不得翻身了。
4、该诗评价
据《唐音癸笺》载:"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可见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官员,都偏爱此诗。那么这首诗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首先,赐新火是大唐盛事,得皇帝赐火的百官无不感恩戴德,纷纷作诗以示荣幸。仅记载的就有韩愈、窦叔向、韩浚、王濯等八九人有相关诗作,未被记录而失传的就更多了。所以,每次赐新火犹如诗歌大会,韩翃凭借自己的才华以布衣之身从中脱颖而出,本身就让百官折服。其次,韩翃在此诗中故意借助汉宫赐新火的情形,暗诉情绪,获得皇帝赏赐官职。以一首诗而此平步青云,哪个官员不羡慕,哪个官员不研究?这首诗又证明皇帝又如此慧眼识才,哪个官员不追捧?如果该诗是讽刺诗,百官也绝不会如此青睐。
经过我们多方面的剖析论证,《寒食》是作者通过对汉代皇帝赐新火仪式的描述,婉转的说出大唐皇帝赐火百官而自己却得不到,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意。而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诗文本身极具才华,也得益于唐德宗慧眼识英才,将韩翃提拔为官,成为大唐文坛、大唐政坛的一段佳话。正解如此,拒绝反驳,不服来辩!
民间奇谭:总有自己的观点。精于地产,爱好文学,喜欢电影,欢迎关注,多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