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GDP论城市的时代,超6000亿元的天河近十年稳居广州的一哥地位。
但其实真正代表广州不是天河,而是一直很低调的老城区——越秀。
越秀行政面积仅有33多平方公里,是广州最小的区,不到天河的三分之,仅为黄埔的五分之一,但经济实力一点都不逊色。年度GDP超3600亿元,仅次于天河和黄埔,位居全市第三。
但由于城市发展东移,产业更新不足,行政面积过小受限,人口逐渐老龄化,越秀就渐渐淡出了广州一哥的位置,反而带上了“老”越秀的帽子。
真正的中心,不在天河
为什么说真正代表广州的不是天河,诚然从GDP而言,天河无可质疑,但大家可以在任何一座一线城市找到天河的影子。
越秀则不同,它可以说伴随着广州而生的区域,拥有五羊传奇故事的越秀山、第一条地铁线、第一座火车站、千年商业街区北京路和上下九、华侨聚居的新河浦、东山小洋楼……这些时间沉淀的城市风貌是无可复制的。同时市政府、国企央企也都是集中在这里,越秀才是名副其实的广州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越秀GDP怎么来的
不过也因为这些,越秀带上了“老”气,城市面貌带有历史感、传统产业集中、新人口流入不足。有2020年的调查显示,越秀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是41岁,广州最老的区,天河和黄埔则为33岁,相差了8岁。常言“三岁一代沟”,越秀的发展一差就是近三个沟。
但实际上,越秀的经济实力不亚于天河,按照GDP和行政面积均值计算,越秀区每平方公里产生了约108亿元的GDP,而天河则为61亿元。
区域 | GDP(2021年) | 行政面积(平方公里) |
越秀 | 3629.48 | 33.59 |
天河 | 6212.20 | 101.31 |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广州规划局)
看似没有现代城市所谓的高精尖产业,越秀区GDP怎么来的?据官方公布的报告,GDP来源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是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包括互联网、科研、商服等;第二是社会消费品总额,也是最大的一笔来源,主要是批发零售企业和住宿餐饮企业;第三则是外贸进出口。
这样的产业贡献力特色也是广州其他区少有。越秀区政府这些年也没少在这些业务上发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时尚产业链,开拓文创、医疗健康等新型产业,同时不断升级改造北京路、上下九、沿江路这些消费街区,拉动文旅创收。
人口虽少,但密度高
尽管越秀很努力升级产业,吸引新人才,但传统产业本来转型就难,且要平衡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留,同时越秀面积过小无法发展类似天河的CBD,导致新人口吸引力不足。
近十年,越秀区常住人口呈下滑趋势,从2010年115.7万跌到2020年的103.7万,近两年有所增长,但幅度非常小。不过越秀已是广州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越秀要不要追赶天河,冲GDP、冲人口数据,其实大可不必,做有特色的越秀更有竞争力。
正经的话不一定好听,但一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