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都在穿袜子,但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它,它也一直是被认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件配饰。但是,跟其他的配饰比起来,有时候它却又让你感觉你是那么的离不开它,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一双温暖的袜子能给你的双脚带来的暖和是会让你发现原来一双好的袜子是能带给你如此的暖和与幸福。
在我们今天所穿的袜子之前,人们一直用的是广义上的护腿装束。这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那种皮革束腿带和用麻或毛纺织物缝制的类似于袜子的装束。到十字军时期出现袜子Chausses肖斯,但它不是为女士们准备的,十字军用纯丝织物做成比较精美的袜子,女士们用精致小巧的鞋装饰她们的脚踝,在漂亮的裙子下忽隐忽现。
短袜的出现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8世纪。穿着袜子的人在中世纪早期会被认为是贵族阶级。此时的短袜主要采用手工缝制和编织两种手法。到了16世纪针织机出现后,更紧的袜子才开始出现,其中羊毛质地的袜子由平民穿着,丝绸质地的则是贵族穿着,这一区别一直持续到20世纪早期尼龙丝袜的出现才停止。
历史上,男性要比女性更早穿着袜子,男性穿着的袜子被称为hose,如今我们仍然能在今天男士的衣柜中找到,女性所穿的连裤袜则要到1959年之后才出现。在中国古代,袜子被称之为“足衣”或“足袋”,通过数千年的演变,才发展到现代形式的袜子。在中国的夏朝(公元前21~17世纪)出现最原始的袜子。在《文子》一书中有“文王伐崇,袜系解”一语,是指周文王系袜子的带子散开了。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中出土的两双绢夹袜来看,均用整绢裁缝而制成,缝在脚面和后侧,底上无缝。
一、两周时期,袜子是用熟皮和布帛做的,富贵人家可穿丝质的袜子。袜高一般一尺余,上端有带,穿时用带束紧上口。其色多白,但祭祀时所著袜,则用红色。袜最精者用绢纱,并绣有花纹。秦汉时有进门脱鞋袜的习俗。在屋中,多跣足行于席上。不仅平日宴居如此,上殿朝会也是如此。能剑履上殿,则为殊荣,汉时唯肖向、曹操等少数人曾享受此种待遇。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袜子多用麻布、帛、熟皮制成。传说魏文帝曹丕有个美丽聪明的妃子,她觉得角袜粗拙,样子难看,穿着不便,就试着用稀疏而轻软的丝编织成袜子,并把袜样由三角形改成了类似现代的袜型。这个妃子放在现在也算设计师一枚,引领了时尚的潮流。于是,袜子由过去的“附加式”换成了贴脚的“依附式”,更加的人性化。当然这样的故事未必可信,但此时确实出现了丝织的袜子,叫做罗袜。曹植名篇《洛神赋》中就有关于这种袜子的描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三、唐代贵族的袜子多用锦织成,唐冯贽《记事珠》中曾记述杨贵妃死后在冯嵬遗落锦袜一只:“杨贵妃死之日,冯嵬媪得锦袜一只。”到了宋代则出现了裤袜,从江西德安出土的绸女裤袜来看,这种袜子一般呈圆头形,靿后开口,并钉有两根丝带,袜脚下缘缝有一周环绕的丝线,中间用丝线织成袜底,有点类似于现代女士穿的丝袜。
由于流行缠足,宋代还出现了专为小脚而设计的尖头袜。缠足都有裹脚布,随之还设计出了一种无袜底的“半袜”,穿时可裹于胫,上不过膝,下达于踝。到明清时,这种半袜发展成了小脚女性的“裹腿”。
四、元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的革新发展也会影响袜子的材质,黄道婆是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她推行棉纺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是十三世纪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元代棉花广泛种植后,袜子多用棉布制作。布棉制成的袜子当时多被上层人士穿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日益增多,袜子的生产也是其发展的推动者。在成都市主城区有一条暑袜街,因在明、清时暑天穿的薄布袜而得名。据明代范濂《云间据目钞》一书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穿毡袜者甚众。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袜,极轻美,远人争购之”。这说明暑袜兴自明代。成都这条街原也是有毡袜的商店,后因轻巧凉爽的尤墩布袜推广传播,便开始生产薄布袜,俗称暑袜。由于布袜畅销,商店增多,加之穿用夏袜的时间长,故称此街名暑袜街。
五、中世纪中叶,在欧洲也开始流行这种“袜子”,不过是用布片代替了细带子,16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始把连裤长袜与裤子分开,并开始采用编织的方法来编织袜子,1589年,英国神学院一名学生——威廉·李发明了一种手动缝制袜子的机器,比手缝制速度快6倍,这是缝制机鼻祖。同时,女士们也开始穿袜。
当然,古代袜子的穿着也有着自己的礼仪规范。在周时,臣下见君主时,必须先将履袜脱掉才能登堂。如果和长辈或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在一起,则不能穿袜子。
《陔余丛考》:“古人以跣[xiǎn]足为至敬也。”跣足,即是赤脚。《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前,曹操闻许攸来投,便是跣足而迎,以示尊敬。
不仅袜子本身有讲究,古人穿袜子的规矩也不少。如对官员来说,在不同场所穿的袜子都有严格规定,颜色不能穿错,如汉朝,出席宗庙等重要祭祀活动要穿红袜子,“示其赤心奉神也”。
六、20世纪的女性长筒袜:现代工业力量的体现
说道20世纪的袜子制造业,不得不提到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前者发明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化工材料尼龙,而后者则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袜业大国之一。
1937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发现煤焦油、空气与水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融化后能拉出一种坚硬、耐磨、纤细且灵活的细丝。这就是尼龙。尼龙的诞生引起巨大的轰动,并直接击溃日本真丝,美国也从此成为袜业大国。当时杜邦公司为了推广尼龙丝袜,强制要求女社员们每天穿丝袜上班,由于这种性感趣味的作用,造成了巨大的广告效应。同时20世纪初女权运动的开展,衣着时尚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女性也一改长裙,纷纷露出穿着丝袜的小腿。
在二战期间,尼龙成为战时急需品。因为尼龙材质的特殊性,被列为军需品。一度导致尼龙丝袜生产瘫痪。Chanel甚至在时尚界定下规矩:不要不穿袜子出门,不要不带帽子就出门。当时的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女性渴望得到尼龙丝袜。
生产丝袜的尼龙可以用来制作降落伞、绳索以及帐篷。在黑市上,尼龙丝袜成为了一种替代货币。在1942年时,丝袜被限量生产和销售,一度导致尼龙丝袜价格上涨。也正因为此,日本真丝袜开始抢占日本市场。
在珍珠港事件后,丝袜价格炒至3-4000美元一双。没有丝袜的女性只好用颜料在腿上绘制出丝袜的缝合线以及接近丝袜的颜色。而40年代,日本生丝80%销往美国,其中以丝袜为主。而美日开战后,爱国的美国女性只好违心地抵制丝袜,改穿棉袜。二战之后,尼龙丝袜解除限制,美国女性顿时涌上街头,抢购丝袜。战后女性腿部的流行色便是肉色。而之后莱卡材料的发明,也导致了丝袜质地变得更好,从而促成了超短裙的诞生。
另一方面日本,自从1860年来工业化制袜以来,一直掌握着制袜产业的上游,因为日本具有发达的真丝生产和贸易体系。不过真丝虽然视觉效果好,但是价格高昂无法普及,最终被杜邦公司的尼龙材料打败。
到了现在,袜子的造型、织造工艺、材质和功能都衍生出十分丰富的种类,袜子已经不仅仅是保暖和装饰的用途,它还在维护人体健康的环节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袜子不仅仅是微不足道的袜子,而是保护我们脚部肌肤的卫士,是时尚穿搭的一部分,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