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赵匡胤(927年-976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明确记载赵匡胤明令各地:“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权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络帛之类,悉辈送京师 ” 。地方政府在留够足够的费用支出之后,便要将剩下悉数的赋税送往京城。如此一来,地方便无力组织起与中央相抗衡的势力,国家分裂的可能性也就这样被消弭了。
地方政府所要向中央输送的税赋,沿途靠的便是纲运这种运输方法。“国家 常赋,皆自诸路纲运起发具有”,也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宋朝对于纲运法所设置了一整套复杂且严密的体系,这些都是为了保障纲运的正常运行。
纲运原本是为了收取赋税,制衡地方而服务的,但有些时候,纲运也时常被用来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
上图_ 宋徽宗的《瑞鹤图》卷
生活在北宋徽宗年间大运河的沿途居民,一定会看见这样一番情景:前后相接的运船载着一件件特殊的货物正朝着北方进发,这货物不同于平常纲运所输送的货物,既不是粮食,也不是银两盐茶,而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而这些劳民伤财的纲运也只是为了满足一个皇帝的个人爱好罢了。
艺术天赋极高的宋徽宗不仅仅在书画上造诣极深,他对中国的古典园林更有着独特的看法,他继位之后,便在开封城北修建了一座皇家园林,名为“艮岳”,艮在八卦中就是山岳的意思,又隐含男子的意思。为了修建这座皇家园林,宋徽宗下令在全国各地寻找各式各样的奇石,并将这些奇石运往开封装点艮岳。而这些从江南运至开封的石头,也采取了纲运的方法,称之为“花石纲”。
上图_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徽宗第一次下令运花石纲是在建中靖国元年,《续资治通鉴》中记:“是岁,以修奉景灵宫,下苏、湖二州采太湖石四千六百块”,紧接在崇宁四年,宋徽宗又下令“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这个朱勔和童贯、蔡京等是一丘之貉,专以逢迎宋徽宗为己事。包括朱勔在内的诸多奸臣见宋徽宗热衷于花石纲,这些奸臣每年都会想方设法运送花石纲。
这些石头被运送到了开封之后,主要用于点饰艮岳,但也会用来装饰其他宫殿。光艮岳一处,所需的花石纲数量也是极大。史*载,艮岳“四向周匝,徘徊而仰顾,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这些景观基本上都是人工制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要营造出幽谷深岩的感觉,需要用多少花石纲。光艮岳中的一处宫殿华阳宫就“左右皆大石林立”,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头叫做神运峰,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妥妥的庞然大物。
上图_ 艮岳图
艮岳的修建,在中国园林史上确实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的修建对于百姓而言又是一页血泪史。朱勔、童贯等人以购买花石纲为名,收刮百姓,侵吞国孥,国库几为一空。而当朱勔等人知晓哪处有奇石之后,就算是在深谷幽林,也会要求当地州县不惜一切代价将石头取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百姓为之殒命。
那时候苏州一带的奇石珍木几乎被这些人掠夺干净,但朱勔等人为了讨取徽宗的欢心,更不惜强取豪夺,朱勔只要以看见某户某家有奇石,便会“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 以大不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