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知故问的目的是没话找话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5 00:45:06

在1950年的时候,部队要复员一批人去做地方干部,老兵红领说什么都不愿意复员。陈赓给他做工作:“红领啊,你有40岁了吧?娶媳妇了吗?”红领说:“净跟着您打仗了,这可哪里有时间去媳妇呀,您也不发一个给我!”陈赓说:“ 我也想给你发媳妇,可是我们部队里毕竟女的少啊,又不能领导包办。这次你复原到地方就有盼头了,我们要先帮你成家。现在新区建立政权,巩固政权,需要大量的干部。复员到地方去,你肯定不乐意。可是我们一夜之间解放了那么多国土,大军后没有人建立政权,这血不白流了吗,你看你去的同时还能解决媳妇,咱去多合适。”红领来劲了:“报告司令员,我去!”

”明知故问",说的是明明知道,还故意问别人。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个技巧,去触动他的敏感神经,陈赓明知道老兵红领没媳妇,而明知故问轻松点明了为什么复员的道理。生活中,有的人头脑“顽固不化”,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咱们可以贴近他的兴奋点或者是关注点”明知故问“,吊人家的胃口,让他产生兴趣,再讲道理,对方很快会放开心里防线,接受你的道理。

在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门下的食客马辕去游说魏王,让魏王去聘用孟尝君。魏王立刻派来了车百辆,带黄金千两来接孟尝君。马辕又跑到齐王那里说:”大王孟尝君不在相位上吧,他怎么会不干了呢?真是可惜。“”可惜什么?是我把他免了“马辕说:“是吗,我想就是你不罢免他的官,他也会辞职的。这种人没长性,治理国家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对你有傲气,被罢免了也是活该。您不知道,魏王派了一百辆车子,带着一千两黄金来接他三次了,都没去魏国。齐王听到这话,怎么了得,都接孟尝君三次了,不能让敌对势力钻空子。当天孟尝君就官复原职啦。

马辕对孟尝君怎么下台”明知故问“,引出了魏王三次接孟尝君去接魏国这件事,点破了孟尝君的治国雄才,你不用就有别人用的道理,从而让魏王回心转意。在和别人交谈时,抓住其关键因素,”明知故问“,将对方的思路引导你的关点上来,在不知不觉中敲打别人,让对方更懂你的道理,让谈话大获成功。

”明知故问“是提起他人的注意。控制话题的语言技巧。它的关键不在于问,而在于”故“。也就是你必须知道为什么要问,问的目的明确,问到点子上问得出彩,让对方能把道理给人点透明,让谈话大获成功。

明知故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知故问的目的是没话找话说(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