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翻回到琼瑶还不叫琼瑶之前,她叫陈喆,出身于书香门第。
童年因为战乱逃难的经历,让她将孤独、苦闷、悲伤都埋藏在书字中,将写作作为唯一的宣泄。
她在校期间国文极好,数理极差。刚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常被父母嫌弃。
“人生悲怆,世态炎凉,前程又茫茫。”所以心里异常苦楚,无人倾诉。
第二年复读的时候,她遇见了新的国文老师,他成熟、深沉、温暖、懂她。
小小少女,心有千千结,于是就爱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注定是段在现实中不可被接受原谅的感情。
5年后,她将这段伤逝的初恋写进小说,小说的名字叫《窗外》,作者名叫琼瑶,全篇刊发在《皇冠》杂志上。
没想到,这种飞蛾扑火般的禁忌之恋犹如一把温柔的刀,刺向禁锢的思想,撕开了言情文学的繁荣的序幕。
当时的人们,刚从紧张压迫的环境中获得喘息,太渴望爱情了。
而将爱情视作信仰的琼瑶,文如其名,太会用诗情画意的笔调表达种种细腻纯洁,奋不顾身又歇斯底里的爱情。
小说大获成功。
琼瑶大获成功。
凭借作品爆红,她先是就此结识《皇冠》主编平鑫涛。他比她大11岁,成熟、深沉、温暖、懂她,对,她又有了孤注一掷去爱的理由,开启了和平家上下五十多年的爱恨情仇。
但更重要的是,琼瑶小说被电影公司相中,开启了影坛爱情文艺新风。
再回到1966年,当时的电影奖项,基本是被邵氏电影公司独占鳌头。
琼瑶的爱情文艺片打破了这一格局。
《哑女情深》《婉君表妹》《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多部电影出现在颁奖礼上。
而最终,承包了包括最佳剧情、最佳女主、最佳女配等多项大奖。
言情片扬眉吐气,迎来自己的时代记忆。
《窗外》后来在1973年再次被翻拍,电影火了,女主角一夜成名,后来续写了更加辉煌的电影传奇。她就是美了一辈子,留下无数经典角色的林青霞。
她说:“电影既反映当时社会的需求,什么样的戏反映何种时代的需求。”
富公子爱上灰姑娘的阶级爱情成全了全民的爱情幻想,也在成就琼瑶的爱情理想。
在林青霞的身后还有刘雪华、萧蔷、陈德容、蒋勤勤……个顶个的梨花带雨,万里挑一的美人皮相。
后来人们把这些姑娘们叫做“琼女郎”。
而追求她们的男子,必定一腔热血,撕心裂肺。
他们在戏里分外动情,在戏外亦曾动心。
不同于琼瑶戏里戏外的圆满结局,痴男怨女的爱情一到戏外,总透着几分错过和唏嘘。
琼瑶一直在笔下消耗她默默爱着的苦情和脆弱,霎时间,琼瑶一支笔,人间一片泪。
琼瑶悲情延续到了80年代。
1979年,平鑫涛终于和21年的结发妻子离婚,给了一直苦等的琼瑶一个交代,爱情悲苦终于只是荧幕上的主旋律,琼瑶在现实中迎来爱情的圆满结局,与平鑫涛逐渐走向岁月静好。
不幸福的作家才能写出痛彻心扉的爱情,而幸福的琼瑶决定回故乡旅行,这也促成了她唯一一次转型的契机。
在北京玩时,她好奇一个叫“公主坟”的地名,听闻传说有趣,回去便写了一部有趣的清宫戏。然后转手给了回湖南扫墓时颇有好感的湖南电视台。
这部戏有趣在,相比起那些我见犹怜的女主角,戏中的“小燕子”,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她有一些叛逆她还有一些疯狂。
但当时众所周知,琼瑶本身更属意另一部延续她苦情风格的《苍天有泪》,女主角是琼瑶亲赞“轻柔似水、灵气逼人”的蒋勤勤,女配角是《大话西游》的星女郎朱茵。
这部爱情喜剧,只是她换换头脑的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