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
单看名号,这就是个迎祥纳福的神职。但赵公明还统辖着四位仙人,分别负责招宝、纳珍、招财、利市——这可就跟一般的吉祥神不同了。姜子牙给群众指了一条明路:原来赵公明这尊大神,应该当“财神”来拜!于是,一代瘟神就此转职,人们到处给他盖庙塑像,还会在每年三月十五赵公明生日当天,为他举办盛大派对“财神会”,向他祈求发财致富。
财神一职,在明代之前,并非完全没有,但都是零散的民间崇拜。毕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曾是耻于谈钱的,遑论拜神求财。直到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财神崇拜才在民间兴起。而赵公明算是第一个受到较广泛认可的正牌财神。
宁波招宝山财神庙供奉的是招宝天尊萧升——就是“封神榜”中赵公明的手下。
然而,赵公明当瘟神时口碑良好,成了财神却饱受诟病。据说他喜欢资助赌徒,甚至让座下黑虎变成蟋蟀,去帮斗蟋蟀的赌徒赢钱,这使很多人心存侥幸,沉迷赌博,结果往往倾家荡产。
贫富分化,穷人渴望财富而不得,就怪到了财神头上。于是,财神还被扣上嫌贫爱富的帽子。人们甚至编出“吕蒙正打财神”的段子,发泄对财神的不满。这故事说,北宋名臣吕蒙正,年轻时一穷二白,邻居见他饿肚子,给了他一个瓜。吕蒙正才刚捧着瓜闻了一下,就失手把瓜掉进了河里,只能自叹倒霉。等他当了宰相,有一天路过财神庙,想起往事,便骂财神:“我穷时,你连个瓜都不让我好好吃;现在我发达了,你却天天给我送金银财宝。做神怎能像你这样势利!”
吕蒙正越想越恼火,撸起袖子把财神像打了一顿……
后继财神团
神越多越好
在人们心中,钱财总是多多益善的,能让人发财的神,自然也是越丰富越好。于是在赵公明之后,财神的队伍不断壮大。这些后起的财神,基本上有两大来路,一是佛教中的神明,如毗沙门、大黑天、象头神等,只要跟财宝沾边,就会被当做财神供奉起来。二则是从史书中精心筛选的人物——跟商业相关的名人,或者是家财万贯的富翁,都可以成为财神。
旧时春节,会有人拿着财神画像,挨家挨户去敲商铺的门,吆喝:“送财神啦,财神到啦!”为了将财神接进自己家,商户们便得拿赏钱给这个人。图为清代外销画上的“送财神”场景。
自清代以降,老百姓求财富的神龛上,最常供奉的是“九路财神”的打包组合:
1 中路:夏朝时期商部落首领王亥
他被认为是商业的创始人,因为他最早让自己的子民运载货物,去跟其他部落做买卖。“商业”一词,正是由“商部落之人从事的事业”而来。
2 东路:商纣王的叔叔比干
人们觉得他被纣王挖了心,所以“不会偏心”,能保佑买卖公平。
3 南路:春秋时越国名臣范蠡
据说他助越王称霸后,及时退隐,而后四处云游,曾三次经商而成巨富,又三次潇洒地散尽万贯家财。因为卓越的商业头脑和洒脱的心态,他被后人尊为“商圣”。
4 西路:三国名将关羽
他很早就被道教、佛教吸纳,被奉为各行业的保护神,在清代直接被推上了财神的位置。人们认为他的忠义、诚信,也是做生意应有的品质。
5 北路:赵公明
他是九路财神中唯一的神话人物。
6 西南路: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子贡)
其人头脑灵活、善于经商,是孔门弟子中的首富。
7 东北路:北魏地方官李诡祖
他清廉爱民,留名青史,在唐代被国家赐封为“增福相公”,后来一直作为吉祥神受到历代供奉,像关羽一样,到清朝就直接成了财神。据说年画上常见的文官打扮、执如意捧元宝的财神形象,画的就是他。
8 东南路: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
他是先秦著名的经济学家,率先提倡自由贸易,提出了许多超前的商贸理念。明清时代生意鼎盛的徽商,就长期将管仲作为祖师爷供奉。
9 西北路:战国时魏国名臣白圭
这也是一位商贸达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就是他提出并实践的,据说他还办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专门传授做生意的学问。
以上九位组成了最火财神天团,从四面八方对信众提供帮助。而除此之外,韩信(汉初名将)、沈万三(明代巨富)等人都当过财神,甚至连民国时期的商业大亨虞洽卿,都被奉为“赤脚财神”,享有香火。而随着队伍的兴旺,在常规财神之外,又分出了掌管飞来横财的“偏财神”,以及财神的预备队“准财神”……门类越分越细,人数越来越多。
不过老百姓通常不讲究这些,把自己知道的财神们都供在一起,毕竟只要能发财就好,由谁保佑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