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回到中学课堂,老师会告诉我们,惯性力是虚拟力。看过李永乐老师讲物理的视频,使用了很多惯性力,并声称惯性力是虚拟力。其实我们可以先甄别真假加速度,因为如果加速度是假加速度,那引起加速度的力就是虚拟的,加速度的反力——惯性力那肯定是虚拟的。
以自由落体为例,如果把它看成是真加速度,那么。它就是一个与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一致的向下的重力,与重力相反的力,就是阻止加速度的力就是惯性力,是向上的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用发表的《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有加速度,试试新方法》讲的判断加速度的方法,该物体只是视觉加速度,其本质却是匀速运动或静止。重力是虚拟的,惯性力当然也是虚拟的,同时都可以舍去,一下子去掉两个无意义的力,再计算起来就简单多了。
自由落体是不受任何力的,只是相对于地面有加速度而已,是视觉加速度。如果你奇怪我把重力弄丢了,我们再看看在地面静止的物体,这才是受到重力的,垂直向下,与惯性力相当,而支撑物体的力是向上的,与加速度力相当,就是F=am中的F。这时的重力可是货真价实的力,一点不虚拟。
地表的环境我们太熟悉,而且我们受“重力”教育已经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接受自由落体不受重力的说法,那那么,我们还是乘着宇宙飞船在太空旅行,注意,宇宙飞船一定是在点火状态才可以与地面静止物体相当,这是爱因斯坦的等效性原理。
假设在飞船的地板上放着一千张纸,我们把每一张纸都编号从地板开始是依次向上逐渐增加,最上的一张是1000号,看看每一张纸的受力情况,1号纸要推动其上方的999张纸加速,所以它所受的挤压力是最大的,2号纸就要承受998张纸的压力,3号纸要承受997张的压力,以此类推,第1000号纸因为处在最高层,所以承受的压力最小。我们看到,地板给予这堆纸的推力是由地板向上的一次性给出的,通过纸张之间的挤压向上传的,而惯性力是一张纸一张纸的逐渐累加的。
所以惯性力是空间场对每个质点的作用,我们暂且管空间场还叫“以太”,对以太来说,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蜂窝状的,以太作用在每个最最细微的质点上,作用在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上,因为质量的定义就是来源于此。惯性力就是以太对物质的作用,而以太风作用在加速的物体上,当然,还强调一下,这加速度是真加速度,不是视觉加速度,是产生不对称应力的加速度。
以太是那样的无孔不入,一个加速物体所受的惯性力的受力点非常非常多,惯性力均匀地施加在物体的每个极其微小的物质单元上,一时让人找不到力的施加位置,而且人们不承认以太的存在,所以就认为惯性力是虚拟力,是假的。想象一下,如果是刚体,这些作用点分散,作用力细微的惯性力可以在分子间传递,积累形成统一的力,加速度才可以实现。如果是流体,这些细微分散的力难以传递集中,所以如果想给水加速,必须把它放在容器里。惯性力,离心力都是实实在在的力,把它看成是虚拟力是错的。
由此可见以太也是真实存在的,对于没有支撑的物体来说,是感觉不到以太风的,只有加速度物体可以感觉到,想到杨利伟在宇宙飞船点火升空时的情景,脸上的每块肉都被强烈下拉,这是确确实实的惯性力,是以太风刮的。宇宙间的所有独立的天体都是随风飘动,所以感觉不到以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