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阶段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造房子前的“清基”:如下巴紧、双肩耸起、驼背、吐字不清、舌根僵硬、鼻音影响声音出来等。这些不正确的表现千万不要忽视,它们的存在会给今后一系列的学习带来干扰和麻烦。
2、开发阶段
让学习者充分唱出自己的“音质",具体措施是绷紧”喉头鼓面”,也就是让声带具有歌唱时必不可少的张力-——-阻力,使之振动起来,具体的方法是要求学习者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声带的振动,并要求声音靠前,也就是充分唱出来。
3、音质加工阶段
由于通俗唱法本身的特殊性——与话筒一起工作这个特点,我们所要的声音,是一种能与电能相配合而产生的、符合通俗唱法需要的声音,声音不宜太亮、太大,吐字不能用“喷口”劲;要求把第二阶段已做到的充分唱出来的声音加以压缩、集中;完成进高声区、消除换声痕迹的准备工作。具体措施有点像”磨刀”、甚至像”磨针”,因而这个阶段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指导方法是尽可能地把声音随音高的上移让声音沿着声带的水平面向前移动,让声音在声带最前端形成一个点,这个“点“压缩得越小,质量越高,最快速而有效的手段是学唱者能以“在咳嗽前一刹那”的声带状态为契机,这种状态也就是本书强调的核心--——-用”制止的声带”歌唱。
这种发声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在歌唱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两大毛病-———高音上不去和换声点的困扰,而用制止的声带这一状态去发声,能有效地克服以上两个普遍存在的毛病。由于这种发声方法会产生一种“闭塞”、甚而室息、失声之感,因此我们也叫它“关闭唱法”,优秀的欧美流行歌星们几乎都用这种发声方法,因而这一学习阶段是决定学习者命运最关键的环节。
学习唱歌
4、高音调控阶段
当用”制止的声带”的方法被掌握之后,学习者将可顺利地跨越过”换声“的“关卡”,也有了集中的高音,但不论何种唱法,最见真功夫的莫过于高音区的力度控制了,西洋传统唱法的最高技术鉴定标准是:高声区的渐强渐徐(Mezzadi Voce)通俗唱法中似乎很少要有这样高难度的技巧,但高声区要求能强能弱的技巧还是存在的,这一点也成了权衡通俗唱法技巧的准绳之一;”制止的声带”这一名词,从生理上说,就是用声带缩短的机能来发声,高声区如果没有这种技能,便会成为一种大而散的喊叫声,西北风唱法的昙花一现,原因也就在此,关闭唱法解决了这个矛盾,它能使高音区集中而有力,但轻柔的高声区却是这种唱法无法做到的。因此,从生理上说要求歌者的声带在缩短振动的基础上"变簿”,也就是从“半真声“转化为“半假声",这种技巧在内地或港台会使用的歌星不少,如林志炫、林忆莲、费玉清及那英、陈明、李娜、蔡国庆等,但同时兼会缩短一变簿两种技能的就不多了。上面要求学习者用铁尺磨成针的把声音炼成细如同游丝般的声音,也是为声带从缩短到变薄的一种过程,把声带前经过压缩产生的“声点”,加以变暗和提升,便能完成这个“过渡"。这种声带缩短一变薄的技能所具有的性质已不单是基本功,也已经是一种高能技巧了。要摹仿欧美歌星高声区上的技巧控制,学习者自身必先具备这些先决条件和知识,这当然非有教师指导不可了。
5、合成阶段
以上四个步骤做好了,也可以叫作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但最终的“大功告成”还有一步--———声气合一,声乐教师通常把这一阶段叫作”通”,这种提法也许会使读者感到迷惑:以上四个阶段难道都不用气么?当然不是,在任何一种唱法中,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二者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关联的,而正确的发声方法始终是第一性的;一个歌唱者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而发声方法不正确,那么歌唱起来一定唱不好,再好的气息也救不了你,因为正确的呼吸方法只有正确的唱法的前提下,才有用武之地。
到了声气合一”,声音完全贯通的阶段,歌唱者在自我意识上已分不出声和气的界限,所谓“丹田音、”脑后音”的误导,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应该理解为声音从脑后摘筋的力量来发音,不少人把脑后音理解为声音从脑后发出来,并以此为靠后唱法的依据声乐专用术语之一”:“用气唱,不要用喉咙唱”,到了这一阶段才有它真正的意义。如用手枪原理中的子弹与板机的例子作比喻,子弹没有上膛,扣板机又有何用?不同的枪又需要不同口径的子弹,因为扣板机只是手段,目的是把子弹射出去。
学习通俗唱法到了这一阶段,便和其它唱法模式的最高阶段一样,歌唱者已不需再考虑什么发声位置,只感到气息随着感情的抒发而流动,气息也已无需注意什么收腹保持胸廓挺拔之类的要求,因为这些动作要求早已在前面四项步骤中兼而有之了,因为不正确的呼吸方法,可能对某些人的发声不产生干扰,但在许多情况下是会产生影响的,这就是呼吸方法的发声方法之间又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缘由。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让老师帮你做一个专业的发声测试,先找到你的问题帮你调整一下.有时候学习唱歌,声乐,自学了一些东西,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怕自己练错了,大家就戳下面的链接联系我哦,——戳我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