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成都的杜甫草堂是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而建造的草屋,它位于浣花溪边,“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这说的就是杜甫草堂,上一次来杜甫草堂还是几年之前,那时候由于工作关系来到成都,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所以只是草草地看了一下,并未来得及细细地品味,此次小王说起要去杜甫草堂,缺少一个导游,我便欣然表示愿意当一个护花使者,然后再赠送一个兼职导游。惹得小王对我白眼道:“你真的对杜甫草堂那么了解吗?”
我笑着说道:“等去了之后你就知道了,杜甫草堂我虽然只是匆匆行过,但是对于杜甫我却是十分了解的啊,这一次我的导游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成都,来到了浣花溪,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远处有竹影摇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走入草堂之中,我的心却并不平静,因为我想到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地方,杜甫却心忧国家,“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写下了诸如《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歌,有的借历史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有用真实事件来反映当时劳动人们悲惨的生活,实在是一个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啊。
“这里就是当年杜甫住过的地方吗?”小王不由得发问道:“杜甫可是唐朝人啊,那个时候的茅屋还能够留到现在吗?”
这可就轮到我这个导游施展才华了,我给小王解释说:“其实,这里在杜甫离开成都之后就被毁掉了,五代时候有一个叫做韦庄的词人,因为仰慕杜甫,所以来到这里找到了旧址,然后又重新建造了草堂。到了宋朝的时候,在这里加上了杜甫的像,渐渐地这里就成了一个纪念杜甫的祠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也曾经几次被荒废,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都曾经被修葺过。现在我们看见的是其实是清代风格的建筑物,是一种混合式的园林。”
眼前是一个“清江一曲抱村流”的茅屋,让人感受到田园风光,不过,我却知道,其实当年杜甫是不得已才在这里定居的,由于安史之乱的原因,他开始了“三年饥走荒山道”的生活,一路南下,最后来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才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小小的茅屋。转过一个影壁,我们看到了杜甫的铜像,那铜像显得瘦骨嶙峋的,他的身上穿着单薄的长衫,眼神忧郁地望着远方,似乎还在为老百姓的疾苦而担心。
小王看到这里不由得感叹道:“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我本来以为,他应该是一个壮怀激烈的威武之人,但是谁能够想到,看他的雕像,竟然会给人悲苦的感觉呢?”
我点头道:“是啊,你看着是不是有一种文化朝圣的感觉呢?不过,其实杜甫的诗也并不都是那种悲怆的,其中也有一些清新的,比如说他的《春夜喜雨》就是其中之一呢,那也是在成都写下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说到这里便吟诵了起来,说实话,在这杜甫草堂之中吟诵杜甫的诗歌,真的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过我却觉得,用杜甫的诗歌来感怀杜甫,其实是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诗人祭拜的最好方法。草堂之中,正门、柴门、工部祠等建筑物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边是对称的回廊,中间点缀着小桥流水,给人感觉不仅庄严肃穆,而且还清秀深邃,在这样的地方朗诵一首杜甫的诗歌实在是很有感觉。
看着我陶醉的样子,小王笑了起来:“是啊,我觉得你说得一点都不错,杜甫曾经写过国之兴亡,写过民众的呼声,但是也写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充满了趣味的诗歌啊,只有这样的诗人,才是一个真实的诗人。”
来到一个亭子之中,我和小王找了个地方坐下,一阵清风穿过树林,发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我不由得闭上了眼睛,想起了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杜甫的茅屋被狂风和暴雨破坏了,他和自己的家人无处藏身,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杜甫却并没有彻底地被绝望所吞噬,他反而在伤痛中发出了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个愿意为民众奋笔疾书的诗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百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