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图像,古代正宗十二月花神名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1 22:09:08

十二月花神图像,古代正宗十二月花神名称(1)

江采苹(710年-756年),唐玄宗早期宠妃,身材苗条,姿色俏丽,生性温柔,并且好淡妆雅服,清丽脱俗、孤傲高洁。出生于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亲江仲逊,家族世代为医。她九岁的时候,便能诵读《诗经》,十余岁已长得花容月貌,天姿国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远近驰名。开元十四年(726年),宦官高力士奉命到闽地选美,因而选中十六岁的江采苹,带回长安。唐玄宗见她,姿态明秀,丰神楚楚,秀骨姗姗,以为是仙女下凡,惊羡不已。在其宠妃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身故之后,继而宠爱江采苹。

江采苹不仅善于诗文,还精通乐器,能歌善舞,江采苹在梨园,吹奏白玉笛,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如飞鸟展翅,轻飘如仙,深得唐玄宗宠爱。江采苹酷爱梅花,其寝宫周围,皆悉植梅树,每当寒冬腊月之时,梅花开放,她总会以淡妆在花树下流连,赏花赋诗,怡然自得。她先后作有《梅花》、《萧兰》、《梨园》、《凤笛》、《玻杯》、《剪刀》及《绮窗》七赋,文笔优美,意境清丽,其中以《谢赐珍珠》、《楼东赋》、《一斛珠》最有名,常自比为谢道韫。唐玄宗对其美貌和才气深感欣赏,因此封她为梅妃。唐玄宗也更戏称她为“梅精”。

但是随着后来杨太真(杨贵妃)进宫,江梅妃开始由当初备受玄宗宠爱,变得失去宠爱。杨贵妃生性狷苛,很容易嫉妒吃醋。杨贵妃常常暗地指责江梅妃为“梅精”,江梅妃同样也常常暗地称杨贵妃为“肥婢”,后来为杨贵妃嫉妒而失宠。

唐玄宗虽然极度宠爱杨贵妃,但也偶尔想起江梅妃当初的温柔,经常暗地里召幸梅妃。有一次召幸江梅妃东窗事发,被杨贵妃发现,江梅妃和杨贵妃两者关系因而势成火水,这也导致江梅妃再没有机会与玄宗相处。江梅妃就想仿效汉武帝的陈皇后,以千金为高力士祝寿,希望他找一个才比司马相如的文人写一篇赋打动玄宗,但高力士当时在奉承杨贵妃,也惧怕杨贵妃的势力,拒绝了她的要求。梅妃只好自己写一篇《楼东赋》,玄宗看见后又再想起梅妃,但又怕杨贵妃不高兴,就赐梅妃一斛珍珠,梅妃收到珍珠后,写下《谢赐珍珠》一诗,指玄宗的心已经不在,赐她珍珠以慰寂寥也是枉然。唐玄宗见诗怅惘,赋词一首,是为后世词牌《一斛珠》:“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安史之乱时,江被进城的叛军所*;同时玄宗身边只带有杨贵妃及几名亲信西逃四川。所以她死前即使再想见玄宗,都没法再与玄宗相见。江梅妃死时,享年四十六岁。

十二月花神图像,古代正宗十二月花神名称(2)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新唐书》的记载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

,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

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花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明皇杂录》)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花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元朝诗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铁崖集》)就是咏及玄宗与杨贵妃的宠物白鹦鹉的。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十二月花神图像,古代正宗十二月花神名称(3)

戈小娥,元顺帝淑姬,宫中七贵之一,因皮肤白晳而又微微透红,又称“赛桃夫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十二花神之三月花,代表是戈小娥。

戈小娥是元顺帝之淑姬,酡颜如醉,而肤白似玉,著水仿佛桃花含露,愈增娇美,帝语云:“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

元顺帝拥有嫔妃不下数百人,其中淑妃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丽嫔张阿元、支祁氏,才人英英、凝香儿最受元顺帝宠爱,宫中称为七贵,位在皇后之下,而权则重于禁阁。那戈小娥端庄温柔,嫡淑可人,元顺帝之所以宠爱她,是喜欢她那丝缎般光洁滑腻的皮肤。戈小娥的皮肤粉嫩细白,微微透红,娇翠欲滴,特别是玉体浸泡在香水中,就如桃花含露,更加妍美。元顺帝尤爱欣赏戈小娥沐浴出水时的美态,简直爱得发狂,不知如何宠她才好。元顺帝说:“这是一个夭桃女也。”夭桃,出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喻少女年轻美丽。据说,戈小娥本来天生丽质,又常以香水沐浴,故而皮肤愈加显出白里透红。元顺帝整日与戈小娥形形影不离,在他眼里,众多嫔妃全都黯然失色,他还称戈小娥为“蹇桃夫人”。

十二月花神图像,古代正宗十二月花神名称(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