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1 22:56:31

历史剧《大秦赋》最近的热播,让不少观众是既欢喜又“头疼”。欢喜,是因为剧中的服化道,都是极考究的;而让人“头疼”的是,嫪毐为何迟迟不下线?

不过,客观来说,这真的不能太怪编剧。历史上的嫪毐,真的不止受宠一两年。虽然史书只记载了他卒于公元前238年,并没有交代他的出生日期,但他和赵姬共生养了两个孩子,还被封为了长信侯,可见他在秦朝确实是留下过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1)

一个没什么军功、出身平平的普通人,为何能如此受宠?很显然,他是一个很有情商的男人。为了突出这一点,《大秦赋》的编剧是很用心的。在他与赵姬日常的对话台词里,有很多哄女人开心的甜言蜜语。

他说话总能说到赵姬心里去,比如他曾用过一首很厉害的诗来哄对方。读懂了这首诗,咱们就能明白在剧中他为何能讨赵姬欢心。

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2)

在这一幕中,赵姬心情不错地看着庭院内孩子嬉闹。嫪毐走了过来,拿了一颗桃子,并念了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他解释说:这桃子又鲜又美,女人吃了会貌美、有风韵。看到赵姬挺开心了,他又特意提起:“这是一名男子在迎娶貌美妻子时念的诗”。

我们先来看看全诗,然后再来分析为何说他番诠释是很有情商的: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3)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周代的一首民歌,作者为民间无名氏。这首诗确实如嫪毐所说,是祝贺一位年轻姑娘出嫁的诗,至于是新郎写给新娘的,还是参加婚宴的宾客送给新娘的,倒是无法考证。

嫪毐把它赠给赵姬,至少有两大高明之处:

首先,这首诗每一节都以桃起兴,用“灼灼其华”形容桃花色彩鲜艳,用“有蕡其实”形容桃子大而甜,用“其叶蓁蓁”形容绿叶茂盛。古人之所以要在新娘面前,强调是桃子果实大又甜,其实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希望新娘将来为夫家生下有出息的儿子。所以嫪毐用这样的诗来哄赵姬,是既夸了她,又夸了她孩子。

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4)

其次,嫪毐之所以刻意强调,这是一首男子娶女子时念的诗,其实就是暗自表达一种诉求:我嫪毐并非想和你做露水夫妻这么简单,我是想娶你,和你长相厮守的。赵姬自然很清楚他的意思,所以在听完他这番话后,自己提出近日就封嫪毐为长信侯。

赵姬本出身本就不好,当年嫁给嬴异人时,也没有过风光大嫁的经历。而后又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如今得权了,听到有这样一个男人愿意娶自己,她内心自然是渴望可以和对方名正言顺地在一起的。而要让对方的地位配得上自己,给他封个长信候就是最好的办法。

男生对女生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5)

在剧中,嫪毐和赵姬这场戏,其实只有几句对白,但却将人物的性格、内心的想法,都一一表现出来了。同时编剧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这句诗其实也暴露出了嫪毐的野心,他决不是一个只甘心于做男宠的人。不然,他要哄赵姬开心,有很多肉麻的情诗可以念,却偏偏用了这么一句祝贺新娘子的诗,这不正是司马昭之心了吗?

虽然《大秦赋》这剧硬伤不少,但剧中几首诗倒是用得不错的。除了这句“逃之夭夭”外,贯穿全剧的“岂曰无衣”也同样出自《诗经》,用得也是恰当好处的。由此可见,编剧在语言上的处理基本上还是到位的。大家在剧中还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诗吗?欢迎讨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