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物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应,秀岭摩天、云蒸霞蔚,随时都会催生各种情感。春华秋实、晨晴夕雨,给人的刺激也各不相同。所以主体的情感随着客体而不断变化,一般人只看到了岁时更迭中的物象变化,诗人则可以从中体验出丰富的情感。
诗歌中经常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段,当人们看到秋风乍起、吹落枯叶,只剩下稀疏的枝丫,便感觉自己的生命力好像也将随之损耗。而当柳枝绽绿、桃花含苞之时,大家又感觉自己正萌发出无穷力量。
正如西晋文学家陆机所说,诗人常会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下面分享杨万里的两首五律,妙语连珠,充满诗趣,读了三遍都不过瘾。
舟中午睡
一叶摇无定,昏然妙思通。
化为漆园蝶,飞入大槐宫。
有酒相勾引,无茶作寇戎。
平生眠不足,还债橹声中。
羁旅行程一般都非常枯燥和乏味,尤其是独自乘坐客船,在江面上长时间地行驶,更觉得疲惫不堪。水波荡漾、摇橹摆动,常会让人感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杨万里中年时经常外出公干,有时登山越岭,有时乘舟远行。诗人每到一处,虽然都有一种新鲜感,但是毕竟架不住终日奔波之苦,于是很快就觉得神驰力困。这首诗就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午睡的情形,令人称赞不已。
一叶扁舟在水面中不停地上下沉浮,诗人刚开始还兴致高涨地观看沿途风景,可是不久他就开始犯困,身体还在勉力地支撑着,眼皮已经抬不起来了。诗人在梦里也没闲着,反而显得思绪畅通,舌绽莲花。
您瞧,诗人正效仿庄子,化为一只轻盈的蝴蝶,时而飞舞于花丛,时而又闯入了槐宫。正可谓,天地之大,以梦为马,江水滔滔,思绪无涯。“漆园蝶”,指庄子曾担任过漆园吏,又写过庄周梦蝶的故事;“大槐宫”,指南柯一梦的传说,唐代小说《南柯记》中的槐安国,其实就是槐树下的一个蚁穴。
颈联诙谐生动,诗人中午小酌了几杯,午后更觉得困乏。“相勾引”三字,刻画出疲倦和酒醉相互串通,一齐将诗人带入梦中;“作寇戎”三字,则抒写了作者因为没有茶叶解乏,于是困意就像势力强大的敌军,很快就让诗人缴械投降,堕入梦乡。
最后两句充满了诗趣,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诗人觉得自己总是睡不够,好像上辈子欠了睡神很多债务,伴随着船家的阵阵橹声,他就不自觉地开始酣睡。全文描写形象,妙语天下,作者不愧为诚斋体的创始人。
遣闷
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
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
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
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困难,让人们苦不堪言,甚至焦头烂额。可是如果任由这种低落的情绪滋生和蔓延,就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和工作。
所以当人们处于困境时,既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又要善于排解愁闷。这首诗就抒写了作者的愁情,刻画细腻,描写精彩,值得细细品读。
开篇介绍了时间和地点,暮春时节、绿肥红瘦,残花遍地、茂树浓荫。傍晚时分、夕阳西坠,村头巷尾、鸡鸣声声。此时虽然并非万紫千红的暖春,但也不是萧瑟荒芜的深秋,诗人到底为何愁闷呢?
颔联并未回答,而是继续描写景物。细雨绵绵,头上戴的斗笠好像增添了重量;身体憔悴,画船的分量也仿佛变得较轻。这一重一轻的改变,体现出诗人对无法远游的苦恼,以及对年老体衰的担忧。
颈联点题,诗人终于愿意说出一个“闷”字。才子愁闷不堪时就想睡觉,即使希望通过吟诗排遣愁情,也很难想到出彩的诗句。诗人习惯了深入自然、采撷素材,此时他闷在家中、灵感枯竭,如此闭门造车,也就很难吟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最后两句呼应颔联,诗人期望雨神早早收工,他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外出散心了。“独盼”,抒写了厌倦的意思;“却惜”,委婉地道出诗人愁闷的主要原因,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全文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更充满诗趣,读了三遍都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