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叙述视角(叙述角度)
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中,叙述人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有限视角中,叙述人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限制,读者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故事。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而现代小说中有限视角运用得多一些,当然也不乏两者结合或相互转换的情况。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全文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全知视角,而结尾处则采用了有限视角,让苏艾来交代事情的原委,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1.“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 )
小说中的“我”有两种。
(1) 非“主人公”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旁观者兼参与者。
①旁观者: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
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分析“我”的作用、效果时还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
2.“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也叫“上帝视角”“零视角”)“他”,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他”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好处是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不足是叙述缺乏亲切感,使读者与小说产生距离。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
(1)全知视角:①全知视角了解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②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及过去、现在和未来;③对所有人物随时随地进行情感判断和道德评价;④叙事者是局外人,控制读者情感,读者被动接受。
(2)有限视角:①有限视角,遮蔽作者意图,隐藏某些情节;②根据需要时而抒发感慨,发表见解;③叙事者是局内人,放纵读者情感,读者主动接受;④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3.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的注意点
(1)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
第三人称主要是全知视角,也可能是有限视角。第二人称算不上叙述角度,虽然“你”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而是从“我”或“他”的角度看你,是从“我”或“他”的视角来讲故事。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是交叉而变化的。
①人称变换:a.从“你”到“我”,增加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有时有自嘲的意味。b.从“我”到“你”(他),跳出自我,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c.人称交叉: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②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多个叙述视角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但穿插起来的表达效果有:
a.两种视角交替使用可以使叙述角度灵活多样,自由且立体化;
b.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展示人物的形象特点,丰富人物形象;
c.凸显主题。
二、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①“我”作为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使故事叙述杂而不乱,增加了人物、情节的真实性;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③便于自由抒发感情,引发读者思考。
第二人称: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事物)之间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①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客观直接地展现更广阔的画面;②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展现人物精神世界,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刻画,丰富人物形象;③丰富文章内容,使主题表达更有力;④(全知)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⑤以旁观者的身份作客观的叙述,能引起读者理性的思考和评判;⑥“他”具有不确定性,代表社会的一类……人,使小说反应的现象更具普遍性。
三、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包括时间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1.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插叙不是叙述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不发生在叙述主流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虽然会影响和削弱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插叙的作用:①铺垫、照应(或承上启下)、补充、说明主要情节,使情节更完整,结构严密有逻辑性;②使内容更充实丰满,人物形象更鲜明;③突出文章主题;④叙述过程中宕开一笔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曲折有致、摇曳生姿,能增加阅读趣味。
2.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所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关键之处。补叙一般放在文末,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来历、性格等作补充介绍。补叙是情节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一般发生在记叙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会直接影响情节的完整性。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补叙的作用:①内容上对叙述中提到的主要时间和人物作补充交代;②使文章结构完整(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之真相大白)行文跌宕起伏,震动读者,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③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
四、叙事时间
1.叙述频率是指故事中事件与叙述的重复关系,往往具有渲染、强调的作用,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的故事,既突出了阿毛之死对她的打击之大,又强化了鲁镇人的麻木、看客特点。叙述的频率包括重复,甚至多次重复,例如《三国演义》中三让徐州、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作用:a.情节延宕,增添故事的神秘感;b.情节复沓,突显人物性格;c.方式变化,调节叙事节奏;d.行文变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叙述节奏(叙事速度)指叙事速度的快慢疾缓(叙事的详略)。“快”指加速,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慢”指减速,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般细致地描绘,多用描写手法、快速包括概要、省略;慢速包括延缓、停顿、场景。
五、叙述腔调
叙述腔调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比如鲁迅的幽默深刻,余华的冷峻悲悯,芥川龙之介的深刻蕴藉,等等。当然,作家的腔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作家还会把自己的腔调抹除干净,比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所采用的“零口吻”叙述风格,叙述时不带一丝主观色彩。
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较为明显,小说中夹杂着叙述者的主观情感与判断;而以“显示”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不太明显,叙述者往往较客观地展示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
比如,《桥边的老人》重“显示”,而《祝福》重“讲述”。《祝福》中的叙述者“我”在被濒死的祥林嫂问过有无灵魂和地狱之类的问题之后,良心上惶恐不安;同时对鲁镇的封闭落后及鲁四老爷的守旧无情有说不出的反感。所以小说中有大段的“我”对祥林嫂一生尤其是死亡的看法,有自我的省察,这些都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六、叙事技巧
传统小说中,多以情节为中心。其在情节安排上的特色有:线索(单线、双线)、一波三折(即摇摆延迟,能调节叙说速度、调整情节,摇摆是适度偏离,即在事件的叙述中交代与事件相关的另一件事;延迟则是在层层推进的情节中,故意给故事、人物、心理等设置障碍)、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横断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意识流(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
七、叙述方式(叙述风格)
1.真实与幻觉(梦境、想象)交织:“梦境(或想象、幻觉)”为虚,“现实”为实;两者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两结合)以虚衬实(虚实相生),通过虚构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增强抒情性,富有梦幻(浪漫/神秘/恐怖)色彩。
2.对话式:在人物对话中叙述事件,展开情节,使叙事更加集中;交代了环境;刻画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主旨。
3.心理式:内心独白、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便于表达自己的多重情感、多层论点,叙写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使故事和情感有条理,便于读者理解文意。
4.历史和现实交织: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补足对应事件的相应背景,拓展情节,丰富(完善)内容;从历史与现实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衬托,使人物形象立体可感;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等,主)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故事更具张力。
5.科学与幻想:“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富有真实性);“幻想”是“科学”的突破(富有想象力);(两结合)富有科学的真实性、科技的预见性和科幻的神奇性;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
6.科学幻想与现实情怀:“科学幻想”是“现实情怀”的载体(呈现方式),“现实情怀”是“科学幻想”的基础(科学幻想的目的是解决现实希望解决(情怀)却无法解决的问题)。效果:“科学幻想”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现实情怀”体现作者的美好愿景,突出主题。
7.科学性与文学性:内容、题材与科学问题相关;以科学事实和预见为基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较强的文学思维,注重场景设计、想象奇幻;有精巧的构思、出彩的叙事、精彩的描写等,具备文学技巧、方法;体现科学幻想背后的人情、人文、文化和文明,如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等。
8.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是信念坚定、行为英勇,“浪漫主义”是情怀美好、格调高雅,两者相辅相成。二者结合使故事更生动感人,富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高大;使作品焕发激情,鼓舞人心,深化主题。
9.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注重客观现实的阶级存在和革命实践,“革命浪漫主义”注重革命理想和革命气概)两者辩证统一。效果:(参见6,“传奇”改“浪漫”)
10.荒诞与真实:情节荒诞,用主观感受的真实代替了客观存在的真实,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情感;笔法荒诞,象征(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人物真实,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表面上违背“真实”,实质上反映社会生活真实,具有深刻的(人性或社会)批判意义,深化主题。
11.魔幻与现实:题材内容荒诞不经、脱离现实生活,或者用神话传说的形式;人物、事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意象神秘诡谲;情节荒诞离奇;笔法荒诞,荒诞离奇的描写、意识流手法、隐喻、象征、预言的使用等;人物真实;情节合乎逻辑;反映了真实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主题真实可信。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主旨。
12.虚构与真实:“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而具有文学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而“真实”则由原来的“生活真实”转化为“文学真实(艺术真实)”。效果:前者富有文学的艺术性,后者富有文学的真实性。
13.叙事与写景交织(描写和记叙的结合):按照某个顺序自然展开,叙述过程中,穿*大量的场景描写,细腻、生动、传神,调节了叙说速度,使得整个叙述节奏舒缓,呈现散文化特点。同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用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还可能插入回忆、叙说历史、展开联想(如插入有关联的或类似的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这些手法的运用,能舒缓原本紧张的情节,能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表达观点,能丰富小说内容,也能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14.场景集中与转换:故事情节集中在一个场景发生,使故事结构紧凑;场景转换即空间场面的转换。见【回归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知识点。
15.档案材料、新闻报道、地方志或访谈的穿插:补充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和真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展现宏大的社会背景,升华主题。
16.故事新编:故事与新编(历史与虚构)关系:“故事(历史)”是“新编(虚构)”的基础,“新编(虚构)”是在“故事(历史)”之上的创新。效果:保留下的“故事(历史)”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传奇(神话)色彩或浪漫色彩;“新编(虚构)”中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幽默)笔法的使用使小说充满想象力、创造性;对“故事”进行新编即对历史和现实均做出参照,赋予小说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
17.散文化:虚化人物,缺少个性化、丰富性;淡化情节,片段特写;注重营造意境
(参考古诗意境,如清新淡雅、迷离梦幻、幽伤沉郁等),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主旨含蓄,通过“气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等;语言优美,重叙述,节奏舒缓,凸显抒情性。
18.诗化:意境的诗化、情节的诗化、人物形象的诗化、语言的诗化。
19.戏剧化:通过人物的视角看他眼中的情景,减少讲述人(作者)的声音和感受,由人物的活动客观呈现故事,凸显真实性;以对话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连接场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揭示心理,表现矛盾冲突;弱化景物,时空(场景)集中,凸显现场感;语言浅显、少讲述,节奏快,凸显故事性。
20. 传奇性: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和传奇环境。
21.多重叙述(复调式叙述):《祝福》还采用了多重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叙事手法,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