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斗指乙”为天文现象。)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准确时间原为当天的17时18分)。因而,清明节并不固定在四月五日这一天,据历*载,一般不超出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清明之所以成为节日,与寒食节有密切关系。
旧俗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禁火寒食。这一风俗的起源多有不同说法。一说在遥远的钻木取火的时代,发现一年四季都可取火,春天钻榆柳,夏天钻枣杏和桑柘,秋天钻柞栖,冬天钻槐檀,但到了寒食节的那一天,火种都灭绝了,因而人们只好“寒食”。
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在二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儿子重耳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迫害,流亡国外十九年。介子推跟着晋文公,饱受艰辛,立下不少功劳。有一次晋文公被围于魏,快饿死了,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肉来给他吃,晋文公非常感激。但晋文公复国后犒赏大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隐居在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有人同情介子推,提醒晋文公介子推的功劳,晋文公才赶紧派人去请他出山。但介子推坚辞不就,而且不见使者。有人对晋文公说,介子推是孝子,如果烧山,他肯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绵山烧光了,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大树一同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十分惋惜,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把母子安葬在绵山上,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并且下令每年到介子推的忌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冷水,以示纪念。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也叫栗烟节。
当时清明节这天前后,晋国百姓家门上挂柳枝,人们带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扫墓。后来这种风俗为各地人民所接受。宋时规定从“寒食”至“清明”祭扫坟墓三日。
清明期间正是春回大地、草木荫发的季节,古人常到野外游玩或旅行。宋人欧阳修在《阮郎归·踏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踏青”就是郊游,因而“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这一天,城里的人都要到郊外省坟、祭祖、踏青;男女头上都要戴柳,据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现在,清明节的一些活动仍很盛行,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革命精神,人们多在这一天举行扫墓和各种郊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