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在中医学上属于情志病范畴,伴随着紧张、焦虑、担忧。
这种“焦虑”一旦哪天触及某个引爆点,焦虑症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肝郁也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诱导因素之一,千万不可轻视小瞧。
通常,肝郁的临床表现如下:
① 心情郁闷是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总是唉声叹气,或者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② 肝气郁结会出现小腹疼痛、乳房胀痛、胁肋部疼痛、头痛等表现。
③ 肝经走行经过咽喉,肝气郁结于咽喉,会阻滞局部气机,出现咽喉部如有异物,吞不下、咳不出,即中医所说的“梅核气”。
④ 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肝气郁结常出现乳房胀痛,乳房结块,痛经,月经失调等。
⑤ 肝和脾都属于中焦,肝气郁结日久可影响到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的异常。
⑥肝气郁结,内郁而化热,郁热内扰心魂,则会导致魂不守舍,难以入睡,多梦易惊悸。
⑦《温热经纬》有云:“肝木横肆,脾气伤残,土败而色外越之黄痿”。让我们难堪的“肝斑”,黄褐斑或瘀斑,是气滞血瘀、肝郁化火,郁火熏蒸于颜面的反映。
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着急、生气、发怒,可使血糖上升。新发病阶段尤其要控制住不良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⑨郁闷、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起甲亢。同时,甲状腺结节、肿大、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也与生气有密切关系。
⑩生气时,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
⑪爱生闷气、抑郁、多疑等不良情绪都是诱发肺癌的情绪因素。
缓解肝郁的方法:肝气郁结是情志之病,首先要注意精神上的调适。找家人、朋友或医生开导,排除思虑苦闷;或者配合音乐疗法,多听轻松愉悦的音乐;多出去走走,放松身心,保持心情舒畅。
⑴推肝经
肝气郁结的人,肝经一定是堵的。推肝经(大腿内侧到膝盖这部分)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
晚上11~3点是肝胆排毒的时间,睡前按摩肝经,使肝胆在睡眠中,充分地排毒,睡眠也会更加香甜。
注意如果11点之后,就不要这要按摩了,让肝充分地休息。
⑵ 按穴道
爱生闷气的人最容易肝郁气滞,需要按摩一下肝经上的太冲穴和行间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跖骨后方的凹陷处,肝经的原穴。
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的功能正常。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按揉时,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在足背侧,第1、第2 趾之间连线的缝纹头处),将痛点从太冲穴转到行间穴,效果会更好。
● 经常生闷气的朋友可能还会遇到一个问题:没心情吃饭或吃不下饭。
其实,这是木旺克土的表现。
这个时候可以按摩足三里穴加太冲穴,或中脘穴加太冲穴,帮助舒肝健脾胃。
易肝郁者平时可以用玫瑰花泡水当茶频服。
玫瑰花性味甘温,归肝、脾二经。
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胃胀痛,失眠,乳房发胀,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此花色能和血,香能行气,沏水喝可助消食,上火生痰的人喝了清热消痰,常喝令人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