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6 13:09
近些年来,少儿培训机构里闯出一匹“黑马”,从以往的英语热、奥数热,转移到了当下的“编程热”。少儿编程越来越火,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编程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儿编程培训为什么这么火?家长们的“狂热”究竟值不值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家长:人工智能是趋势,希望孩子早接触
“机器人课程确实挺贵的,一下子就交了1万5左右的套餐费,每次课大概160元左右,一开始是从最初的乐高搭建,然后学慧鱼,涉及到一些电路跟物理相关的知识,后面会学到编程。孩子也很喜欢,我觉得对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帮助,所以咬咬牙就给他报了。毕竟未来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跟王女士一样想法的人很多。对于编程,很多家长都充满困惑,同时心里在想,“时代真的变了,虽然我不懂,但不能让孩子错过”。
机构:课程充满趣味,让同学们脑洞大开
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机器人、少儿编程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一方面,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一些高中、大学对于科技特长生的名额也逐年递增,2017年一些学校科技特长生的名额可能只有几个,2018年已经增长到10-25个之间,2019年有些学校名额已经增长到30个。一些985、211大学也有针对科技特长生的招生政策。这也是家长对少儿编程培训趋之若鹜的原因。
“同时,机器人的课程也充满趣味,让同学们脑洞大开。比如我们的学员会自己设计一个‘嗑瓜子’机器人,一边吐出瓜子壳,一边吐出瓜子仁;还有的学员爸爸是做生意的,他设计了一个发名片机器人,会自动吐出名片或宣传单;有的学员对老的饮水机进行改造,变成感应式接水……”
业内老师:只是简单的图形化编程
记者在网上查询了2019年南京市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计划,目前南京市只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高淳高级中学有针对机器人的特长生计划,名额一般在5-15个左右。南京市外国语学校针对的有STEM信息技术的特长生名额5个,南师附中是针对工程创新和人工智能的特长生有25个,但都没有提到机器人。
南师附中专职从事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比赛的一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赞成这种套件搭建。“机器人课程可以作为小学生对结构模式、电子电路模式的入门启蒙,但并不认可初中以上的学生仍停留在搭建组装层次。这种课程都是根据厂家规定的套件进行搭建,谈不上创新;所谓的少儿编程只是简单的图形化编程,跟真正的编程是两码事。南师附中打造的机器人擂台以及机器人拔河、跳远项目,不允许套件,只规定符合条件的大小、重量……完成比赛任务,同学们可以自选材料自己制作。”
这位老师表示,南师附中对这种套件式的机器人竞赛获奖是不认可的。“目前,很多家长的科学素养还不够,容易被蒙蔽,这种机器人的制作永远是在模仿,是拿来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发明创造。学员们学会的只是使用工具而已,与科技创新没有关系。”
多说1句
未来的不确定性,加重了家长的焦虑
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人们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不断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中。大量现有的劳动技能、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将被淘汰,甚至已经存在多年的职业也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种剧烈的冲击让人们担心如果不及时学习新技能,他们就会被淘汰。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国家长的焦虑情绪正在上升。调查显示,家长对新兴的编程培训本身并不十分了解,但认为编程是未来必不可少的技能,希望孩子能尽早掌握。这一种“早学早有优势”的赶超心态,“别人学了自己孩子也要学”的攀比心态,“升学加分特长项”的功利心态,表面上是可以理解的,实质上是很盲目的。
责编: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