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为了攻下一座城,需要十倍于城内的兵力。
《墨子》就更夸张:4000人守卫的城池,大约需要10万人去围攻。
安史之乱中扭转战局的张巡血战睢阳便是一个经典案例。张巡先是以几千兵马面对一万叛军守了雍丘一年,但因为雍丘终究是个县城,所以张巡就退守睢阳,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一处,许远自动将指挥权交给张巡。然后以士兵不足万人、城中百姓3万人又对抗20万叛军,又守了10个月,直至最后弹尽粮绝,城破。
类似的战例不止一个两个。
所以古代都非常注意建设城墙,越是战略要地,城墙越是高大结实,然后能够储备足够的粮食和物资。面对高大的城墙和随时展开反击的守城部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数很难形成包围。但就是包围后,也很难通过强攻攻入城门,因为实际能够投入到攻城战斗的士兵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守城部队就是以多打少、居高临下,攻城士兵基本上就是炮灰。所以强攻从来不是攻城最初就采用的办法。
总得想点办法,围城不攻,就打消耗战是一种办法,但是这种办法需要本方有超强的后勤供给能力。
做思想工作也是个好办法,但这就要看对方吃不吃这一套。
当然,从技术上想办法也是一个思路,比如水淹。
当然,还有炮轰。早期使用的回回砲,也就是巨大的抛石机,将巨大的石头抛向城墙,砸出豁口。然后就是火药发明之后用火炮轰,牛顿的三大定律据说就与火炮的设计工作有关。
火炮威力大增之后,城墙的作用就不大了。所以后来很多城市就拆毁了城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