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144万,为历年之最。
这个数据比10年前足足多了66倍。
在这些报考者中,有20岁出头的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也有工作数十年之久的老职场人。
原本空无几人的考场教室,已被挤得人山人海。
然而与之相反是,许多学校、幼儿园在不停的压缩编制,提高准入门槛。
以至于有人感叹:“十年前,人们常说混不好职场,大不了回家当老师,如今当老师却比混职场更难”。
甚至还有人干脆说:教师资格证就没什么用,考上了也进不了学校。
可是也有人发出相反的声音,“教资虽然无用,但是能带来安全感”。
这就很让人奇怪,既然是无用的东西,安全感又从何而来?
这看似矛盾的感慨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2
今年1月份,山东的小夏报考了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在3月份回家参加了笔试。
小夏世代务农,到了他这一代才考入大学。
小夏原本的想法是毕业之后,海阔天空,去大城市打拼,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可是父母却对此表示反对,在父母眼中,只有进入编制群体,才是正道,去到处打拼,那是歪门邪道,自找苦吃。
父母为何会有这种近乎顽固的想法?这其实和家乡的一种特殊风气有关。
山东人钟爱编制可谓由来已久,早在千年之前,山东人就率先提出“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读书读好了,就要去当官。
就连一度替天行道,与官府为敌的梁山好汉,最后也是接受招安,追求编制。
到了现在,风气依然不减当年,小夏的一位大学老师就曾感叹说:“你们山东人就是厉害,我的好几位领导都是你们山东的。”
为了编制,勇于拼搏的山东人甚至不惜四处奔波,不管是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只要是编制,吃公粮,能考就考。
小夏的叔叔也常常教导他,不管是去城市、农村,还是边远山区,只要有编制就行。
然而,作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小夏显然与老辈人的想法格格不入。
他既没有按父母的想法学习师范专业,也没有去报考教师资格证。
毕业后,小夏如愿以偿的得以去星空大海,四处奔波。
可是,正是这段经历,让小夏产生了新的想法。
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不是亏损,就是*,而有些勉强维持运转的企业,也不想再招聘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