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所属月份和缴费月份哪个为准,社保缴费开始年月和结束年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6 11:31:13

社保所属月份和缴费月份哪个为准,社保缴费开始年月和结束年月(1)

小程说养老

即将退休关心问题:工龄认定以合同为准还是社保为准?

小程为大家解答:工龄认定以社保为准。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根据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在参加工作之后就应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龄的计算时间和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都是以社保缴费年限为基础计算的。因此,工龄认定以社保为准。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工龄认定?

除了社保缴费年限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工龄认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签订时间:正式的劳动合同是认定工龄的重要依据。合同签订的时间越早,工龄也就越长。

工作时长:工作时长越长,工龄也就越长。离职和复职情况:如果一个人曾经离职,并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单位工作,那么通常会将离职前的工龄计入认定范围。

转岗和调动:在同一家企业内转岗或调动,通常会将原岗位的工龄计入认定范围。但如果转岗或调动到另一家企业,则一般不会将原岗位的工龄计入认定范围。

档案中缺少相关材料:如招工表、转正表、服兵役材料等。原固定工招工前的临时工没有劳动部门认定的(续接工龄审批表)。被判刑、开除、除名、辞退等固定工工龄中断的。其它劳动部门不予认可的。

这里小程提醒大家需要注意了:具体的工龄认定标准和政策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进行具体咨询和确认,以当地政策为准!

工龄认定越久,退休金会越高吗?

是的,工龄认定越久,退休金一般也会越高。如果是退休前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年费指数高就越划算,比如王阿姨所在地区缴费基数为5000,并且工龄认定10年,实际缴纳年限为25年,并且实际缴纳年限的缴费基数是100%档的基数,那么工龄认定系数就是1%

工龄认定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如下:

5000×1×10×1.3%=650元

退休当年市社保缴费基数×工龄认定系数×工龄认定年限×过度系数

有人会有疑问过度系数怎么计算,过渡系数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系数。按照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企业职工的过渡系数是1.0%到1.4%,也就是说最低的为1.0%,最高为1.4%。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因此工龄越长的,累计缴费年限就会越长,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也会越多。

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工资=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来计算的,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计算结果就会更高。同时,由于工龄越长,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会更高,个人账户中的累积金额也会更多,所以退休工资就会更高。工龄认定也可以理解为过度养老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