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内三外四”是指朗诵中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朗诵既要领会稿件的内在情感,又要锻炼声音上的技巧,即外部技巧,朗诵中以内部技巧为主,外部技巧为辅,使二者相辅相成,二者都不能轻视。
内部技巧之“内三”
内部技巧一:情景再现
也就是我们说的在朗诵稿件的时候,要把自己代入到稿件当中。
那么具体要如何调动身临其境的感受呢?
▪ 角色感受: 角色的年龄、性格、心态、身份...
▪ 环境感受: 角色的场合、人数、距离远近高低...
▪ 情景再现:人物、时间、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响应的态度、情感。
实例:锅里的水吱吱地响,老大娘里屋外屋地忙。烧完热水,又端饺子又端鸡蛋。
分析:在这段文字中,锅里的水、老大娘、烧水、端饺子端鸡蛋,这几个的关键词的先后顺序?做了哪些事?要在脑海里一一呈现出来。
内部技巧二:对象感
简单的理解就像是在跟别人对话。通过设想对象来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如何获得对象感?
▪ 对听众进行设想
▪ 感觉到听众的存在和反应
▪ 要努力熟知和了解听众
实例: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问: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问: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内部技巧三:内在语
简单的理解就是话里有话、弦外之音。
实例:老师对王同学说:“你自己看看你做的作业”。
分析:首先要从揣摩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开始着手,如果是严肃的语气,那么言外之意是:“你的作业糟透了”。
外部技巧之“外四”
外部技巧一: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根据语句目的和感情需要,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实例: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分析: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外部技巧二:停连
是在朗诵过程中,为表达感情需要做出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是停顿和连接的统称。
怎样确定停连的位置?
1、准确理解语句意思
2、正确分析语句结构
3、恰当体会情景神态
4、合理处置标点符号
停连的处理方式:
停顿方式:落停、扬停
连接方式:直连、缓连
外部技巧三:语气
语气是体现朗诵者的立场、态度、个性、情感、心境等起伏变化的语音形式。
如何把握语气的要点?
从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的句型来说,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大类,所以在朗诵时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祈使语气的区分。
例如: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分析:这句话是感叹句,读这句话,要用带有真实情感,有感而发的感叹语气。
从语句表情达意的内容来说,有表情语气、表意语气,表态语气的区分。
例如:对此,你的意见如何呢?(反问)
站住!否则我就开枪了。(命令)
哎呀,这下子可好了。(喜悦)
日本鬼子真是坏透了。(愤恨)
他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肯定)
我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果。(委婉)
外部技巧四:节奏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语言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
节奏的类型有哪些?
1轻快型、2凝重型、3低沉型、
4高亢型、5舒缓型、6紧张型。
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
(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二)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三)欲重先轻,欲轻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