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2:爱咬人、咬东西
宝宝在长牙期间可能会出现牙龈肿胀的现象,因此宝宝会通过咬东西、咬人来缓解“不适”,获得短暂的舒适感。
一般到了4-6个月,宝宝会经常 吃手、啃咬玩具,喝奶时啃咬奶瓶嘴儿,吃母乳的宝宝还会咬妈妈的乳头,这些表现可能都说明宝宝在长牙。。
京妈建议:
① 用冰镇过的干净纱布,经常帮宝宝擦拭牙龈;
② 可以买些带牙胶的玩具代替吃手,但要注意每天给玩具清洗消毒;
③ 每天勤给宝宝擦手、洗手,吃手严重的宝宝要管,避免影响手指骨骼发育;
④ 宝宝可能逮什么啃什么,也要确保衣服、床品,及宝宝所有接触到的用品卫生。
表现3:宝宝变得烦躁不安、哭闹、脾气暴躁
乳牙萌出,宝宝会有明显的牙龈不适,也会因此影响情绪。
因此若是平时宝宝很乖、不爱哭闹,突然变得特别烦躁,还总无理由哭闹,也要考虑长牙的可能。
京妈建议:
① 宝宝莫名哭闹,可以排除饿了困了生病了等原因,要考虑长牙的可能;
② 可以多和宝宝玩游戏,分散注意力;
③ 哭闹严重时,妈妈要及时安慰。
表现4:牙龈肿大、发白
牙齿萌出的过程,牙龈会有这样的变化:充血肿胀、逐渐变为发白,特别是要长牙的牙龈边缘。因此如果怀疑宝宝是长牙,可以观察宝宝的牙龈。
京妈建议:
① 用冰镇过的干净湿纱布帮宝宝按摩牙龈;
② 多陪伴,并及时安抚宝宝情绪。
表现5:轻微发热
长牙期间,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引起牙龈发炎,这样宝宝就可能有轻微发热的表现,妈妈要注意观察和区分。
京妈建议:
① 重视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及时给宝宝嗽口、刷牙(已经长牙的宝宝);
② 发热时可以进行物理降温,一般不会体温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