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华不注山很早就名扬天下的《鞌之战》是《左传》中名篇,也是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和古代散文选本中的必选篇目。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各种相关的《古代汉语》教材和古文选本、甚至现当代所出的许多大型史书和工具书中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和译文都差不多,大体都是“齐军大败而逃,(晋军)追赶他们,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乍看起来,这种译文好像文从字顺。但是,仔细想来,简直是开玩笑:齐国军队被打败了,应该是人人拼死往己方原来控制领域奔跑逃命才对,为什么么会围着华不注这样一座方圆不过数里的小山兜圈子,而且一兜就是三圈呢?即使是齐军再慌不择路,也不至于蠢笨弱智如此吧?况且,那时打仗是要使用战车的,而当时的战车是用马拉的,轮子什么的都很笨重的,和今天的越*车和坦克什么的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没有路的话,估计是寸步难行的。难道在开战之前,齐军就已预料到自己会打败、需要绕着华不注一圈又一圈地逃命,因而提前围着华不注修了一条环山道?但是,这种可能性又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在战役之始,齐顷公还声言要“灭此朝食”呢!
再者说了,由于史籍中无具体的文字记载,我们现在虽然无法知道在鞌之战中齐军有多少人参战。但是,在这次战役晋国是派了八百乘战车出战的,而且除此之外,还有狄、鲁、卫军助战。这样的话,晋军联军这方面当数千甚至是数万人参战,而齐晋双方参战的战车当有近两千辆、士卒当有数万人吧?我们先将双方的数万士卒放在一边不论,单说这近两千辆战车吧,按每辆战车宽、长(加上拉车的马所占的空间)各为三米计,即使前一辆和后一辆之间没有间距的话,也得排出去好几千米呢。而华不注山周长不过数里,如果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跑,晋军围着华不注山追,估计晋军足可以套齐军好几圈了,齐军哪还有机会绕着山跑三圈儿?
另外,我们现在看到的《鞌之战》的选文一般节选到郤克赦免逢丑父为止。其实,《左传·成公二年》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还有相关的描述:“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注文:“重其代己,故三入晋军求之。”原来,齐顷公在华泉脱身之后,为了救出逢丑父,立即组织了反攻,“三入三出”晋军阵营。
由此看来,齐军败逃时“围着华不注山跑了三圈”这样的解释既不合情理,也不合事理,并非古文的原意,而是今人的误读。笔者认为,“三周华不注”作“晋军把华不注围了三重”(意思与人们常说的“围了个里三重、外三重”差不多吧)理解可能更为合理一些。